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点评 » 正文

观点:世界杯普天同庆足球和呜呜祖拉与中国制造的衰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29 15:34:37    浏览次数:154    评论:0

其次,为什么得到的只有屈辱性的利润。我们承认,在整个代工的产业链上,中国的代工企业处于利润的最低端,即使如此,在代工产业链上,代工企业最少也应该分享10%-30%的利润,其余10%-15%为贸易中介佣金,50%-60%为零售商利润。然而,将代工企业的利润压低至侮辱性的“5%”。却仍然不乏代工者,原因何在,很显然,如果说这其中有什么比较优势的话,除了人力成本的优势之外,恐怕还有“低法治”优势、“低环境”优势、“低人权”优势等制度禀赋因素的存在,否则,即使中国人力成本再低,如此低廉的利润,连弥补生产球迷假发和喇叭的环境污染的成本都不够。

再次,“中国制造”的劣势为什么越发彰显。我担心的是,即使如此微薄的利润,在目前席卷全国的“投机”和浮躁的思潮中,在下届世界杯中都很有可能失去。首先,环境和资源难以承担,在这种模式下,中国GDP却只有美国的大约四分之一不到,资源消耗却仅次于美国,中国消耗的资源,比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起来的总和还大。钢材消费大约占世界钢材消耗的30%。水泥消耗超过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0%以上;其次,经济思潮颓废,在资产泡沫的诱惑下,资源和政策完全倒向了房地产和投机,从事实业的人会越来越少,投入研发的资源会日渐枯竭,中国制造业在人才、技术、资源和政策上的投入递减,最终将导致竞争力衰竭。

由此,我们有理由担心,实事求是而言,相对于90年代,“中国制造”的整体比较竞争优势是下降,而不是提高了。持续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相应的制度变迁,是一个经济体长期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而正确的能够激励人们从事实业的经济发展思潮更是转型国家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因素。从世界经济Cye.com.cn变迁的历史来看,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尽管都曾经经历过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粗放模式,但最终成为经济强国,靠的是技术和创新的进步,靠的是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群。“中国制造”在南非世界杯上如蝗虫一样到处喧嚣,折射的恰恰是经济发展的平面化,缺乏现成精细的财富创造模式,没有现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崇尚投机、夸大房地产经济的尴尬。

“呜呜祖啦”被视为世界杯上的最强音,但那是最强的“噪音”,代表一个国家经济脸面的,则是悦耳的主旋律。如果思潮依旧,也许本届世界杯上的噪音,也会成为“中国制造”的绝唱。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1110AEF31465168206D7F.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