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故事 » 正文

80后炒房4年身家千万 称房价再跌一两成就抄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10 21:15:57    浏览次数:158    评论:0
导读

  【精彩推荐】  >>> 楼市拐点何时现 看炒房客们6大炒房战术  >>> 楼市变化迷人眼 开发商

  【精彩推荐】

  >>> 楼市拐点何时现 看炒房客们6大炒房战术

  >>> 楼市变化迷人眼 开发商VS炒房客的纠结与战术

  “像我这种80后炒了几套房,在温州一点也不奇怪。我身边就有这样一群人,身价上千万元的比比皆是。”2006年起,年仅22周岁的李先生就开始踏足杭州的房地产市场,炒房赚到的资金有千万元之巨。

  幸运的是,嗅觉敏锐的李先生在4月新政出台前就清空了自己手头的物业,只留下温州一套80多平方米的住宅。李先生表示:“除非有低于市场成交价10%~20%的二手房出现,否则我不会再入市。”

  短线“炒”出上千万身家

  记者是在今年春季房交会上偶遇李先生的。年轻帅气,对楼市点评的中肯独到让人刮目相看。

  2006年3月份,李先生看中了西荡苑的一套小面积二手房,总价30多万元。这套房子于2007年2月抛出,赚了将近20万元。“这是我涉足楼市的首桶金。”李先生说。

  这套房子卖出后,2007年李先生又“吃”进建国北路羊千弄的一套老房子,70平方米都不到,当时售价是7000多元/m2。这套房子后来以15000元/m2的价格出手,净赚近50万元。

  从此,小李就和炒房结下了不解之缘。短线炒房,占用资金少,一套房子在小李手中最多只待两三个月时间。

  慢慢地,随着经验的增长,小李形成了自己的炒房风格,专做二手房。2007年楼市暴涨期,小李围着西湖转悠,买的都是东山弄、曙光新村、求是村一带的学区房子。“西湖边的房子稀缺,加上学区好,特别是五六十平方米的老房子转手非常快,很适宜短炒。”2009年,小李经手的二手房更是多达10多套。

  3个好友都是80后楼市炒家

  “像我这样的80后房产炒家在温州投资客有不少。”小李表示,论资产,他在身边的80后炒房圈中绝对是普通一员,没什么可值得炫耀的。

  “我们这批80后父辈多在家里办厂,凭着父辈提供的炒房资金起步,在不求安稳、喜欢闯荡的个性驱使下,这几年炒出上千万身家的,我身边朋友就有3个。”健谈的小李一一向记者介绍了身边好友的炒房史。

  小K,1982年生人。温州一知名皮鞋品牌企业的富二代。由于资金充裕,这位80后炒家专盯高端房产,他的进货出货周期一般为两年。

  小Y,小李另一好友。自己开网店,年收入50万左右。2009年进入楼市,但目前手头也拥有多套物业,涵盖公寓、写字楼、别墅多种类型,身价也有上千万。

  据小李介绍,80后的炒房风格“不贪多”,一般出一套才进一套,每套房子不求赚到最高点,但求跑量。

 
关键词: 炒房 80后 房价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14EBC576119482E42188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