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猫扑论坛里,网友“佛祖堂前的青色灯芯”,对“闹心”给出了“魔鬼词典”式的解释,且还是三段式的——文艺一点的说法是:思绪在空气中翻腾。文艺到闹心的说法是:纠结的心绪,翻腾在静止的空气里。而文艺到闹心且能骗来稿费的说法则是:我那纠结的思绪,烟雾般,翻腾在静止的空气中;时而飘缈,时而妖娆;始终等待着,潜藏在你灵魂深处的信号。而此刻,我又要如何作践这个扭曲的世界。
我对网友的文学智慧非常钦佩。他——也许是她——真的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让你看到文学大师怎么将普通东西描写得直指内心,出神入化”(华商报语),化腐朽为神奇,化平庸为不凡。而我此刻想到这些,则源于一条新闻,让我也倍感“闹心”。
据报道:“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昨(6月23日)举行全体会议,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大会报告200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审计发现,中央部门接受和使用虚假发票列支问题比较普遍,抽查56个中央部门已报销的29363张可疑发票中,有5170张为虚假发票,列支金额为1.42亿元。”“一些部门及所属单位仍存在违反财经制度规定的问题,涉及金额34.84亿元。”此外,“部分部门瞒报收入资产近6亿”。(6月24日《华商报》)
以上引文,我几乎是原文照抄,生怕冤枉了有关部门。我虽然对审计不是内行,但却对母语的意思基本明了。从上述报道中使用的“虚假”、“仍存”、“违反”、“瞒报”等字词看,这条新闻反映的事实,决不是伟绩辉煌、功德无量,反倒使人失意惝怳、愤懑填胸,在炎炎季节,更觉得睡不安枕、苦夏难熬。当然,也有了本文开头说的“闹心”的感觉——思绪纠结,空气死寂,忍不住对已经扭曲的这个世界,大——声——质——问!
想想,有194个区县向不符合条件的6.29万户家庭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补助3.3亿元,其中向1.19万户登记拥有个人企业、车辆或2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发放7376.65万元;9个城市向705户不符合条件的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86.89万元、分配廉租住房74套。还有挤占挪用财政资金和违规发放津贴补贴10.95亿元。至于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9784.14万元,主要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补贴等,更是“比较普遍”。请问,作为一个智商尚存的中国公民,你听了之后闹不闹心?纠不纠结?
所以会如此闹心,还在于:第一,审计报告中说的违规违纪甚至违法问题,这几年年年如此,可谓“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相同”,谁见过有谁引咎辞职?谁见过有谁彻底纠正?到了今年,还是说有关部门和地方制定了整改措施,正在研究完善管理办法。当“整改”、“完善”成了遁词的时候,审计也就只具反讽的意味。第二,这么多中央部门参与其中弄虚作假,套取现金滥发福利,是他们不知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还是原本的制度纪律就是错的,预算也和实际情况不相适合?不论何种情况,总得给人一个合乎情理的答复。把老百姓看作无物,看作愚氓,任由精英折腾,任意挥霍权力,咱也别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干脆就叫封建王朝算了。第三,一种毛病老是重犯,这说明机制存在问题。为什么不在机制上加以解决?如果中央机关照样大权独掌,监督检查形同虚设,甚至监督检查部门也在违规中捞取好处,猫和老鼠和平共处,明年以至以后的审计结果,会不会花样翻新,真的不好定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