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隐性广告已经成为一个不小的行业,也有许多的广告公司以“另类广告”为主要业务。有一家专业的“高壮市场营销”公司为客户度身定做了各种隐性营销方式。比如,雇一些人在酒吧主动跟泡吧者攀谈,慢慢扯到某种酒水,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大谈其优点;给管理大厦的门卫一笔钱,让他们在大堂堆上一堆网上销售公司邮寄的包裹;让妈妈们带着孩子在某个社区游乐场玩耍,向其它妈妈推荐一种新的洗涤品牌;让那些坐地铁上下班的人用一个新款PDA机玩游戏。该公司的创始人称这些手法是“品牌诱饵法”。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诗或许是对“隐性广告”的最恰当描述。在不知不觉中,甚至在毫无意识中,你接受了关于产品、品牌的有利信息,这是“隐性广告”的本质所在,也是它的可怕之处!
为什么喜欢玩隐性
消费者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但竞争的加剧无疑是最直接的导火线!
世界经济的下滑造成业绩下降并导致广告费用的拮据,过度的同质竞争导致无效广告的大量产生,许多的大公司都要求广告创新。专家们指出,在目前的广告形式下,麦迪逊大街的广告公司除了努力创新之外别无良方,因为现在美国经济不景气,国民购买力不强,客户们已开始对巨额的广告预算带来的社会效应产生了怀疑,他们需要广告公司进一步解释“付出和收获的关联性”。
在目前的中国,还是有较多的传统广告成长空间,这可以从中国大陆每年广告费用的高速增长率中找到答案,也可以从哈药、脑白金、海王等广告疯子的行为中找到答案。我们因为显性广告的牌还可以打一段时间,所以我们对“隐性广告”的感觉还是不强烈!
但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这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现象,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美国的大广告公司开始加大了另类广告的砝码,在纽约和洛杉矶开张专事另类广告公司越来越多,公司的名字稀奇古怪,叫什么“品牌滋扰”、“变节者市场营销集团”,还有“干扰公司”等等。资深市场策划专家阿布·里斯指出这一趋势背后的原因是传统广告已经失去了其可信度:“任何对自我品牌的宣传都让人怀疑是在自吹自擂”。
隐性的广告往往会取得较少的抵触反抗,当然,前提是你要做得巧妙!
2001年夏天,在美国各州的集市上,出现了一辆带空调的漂亮流动厕所车,厕所里铺着木地板,同时用香熏蜡烛驱除异味。这是宝洁(Procter&Gamble)的宣传车,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新推出的Charmin牌卫生纸的知名度。梅塞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公司委托著名电影导演迈克尔·曼和曾获奥斯卡奖的影星本尼西奥-德尔-托罗制作了一个电影预告短片《幸运之星》,片中的男主角忽然好运连连,坐收名利,美女环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