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很高兴,因为住院的医保报销比例高达90%,高于门诊的报销比例,所以他选择挂床,自己可以少花钱。医院也很高兴:第一,白收了张三的床位费等费用;第二,张三住院的报销额度高达55000元,大额救助的话,还能达到20万,远远高于门诊的报销额度5500元,又可以多赚些钱。
何为换药?比如张三是一名糖尿病患者,需要打胰岛素,但他还有高血压,需要降压片,他买了这两种药,但药方上显示的只是胰岛素。
因为在医保规定中,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报销属于两条线:糖尿病、偏瘫、肿瘤等属于门诊特殊病(简称“门特”),报销比例为90%;高血压属于普通病,报销比例为50%。通过换药,张三少花了两笔钱:一、按90%的比例报销了本应该只报销50%的降压片;二、省去了普通病的报销门槛费,因为“门特”和普通病各有医保报销的起付线,比如个人花费超过800元后才能进行普通病的医保报销,那么,张三不用花这800元便可以直接报销。
换药,看起来医院没有收益,但如果你不同意张三换药,则张三会选择别的同意换药的医院,你就失去了一名患者。所以,许多医院选择同意。
“零利润怎么活”
这家社区医院虽然被叫停,但其下属的几家社区服务站还被允许继续运营。但据这位负责人介绍,日子也不好过。
“2009年开始,天津市大部分社区医院开始实施基本用药零差率销售,就是零利润的意思。基本药品全市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我们按照相同的价格卖给患者,说是为了保证社区医院的公益性质,缓解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社区医院的药品销售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我们社区医院就是主要靠以药养医,靠药品利润活着,你让我们零利润了,我们怎么活?”
据记者了解,天津市规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政府会对其进行补偿,补偿经费总额为销售总额的15%。
但这家社区医院的负责人表示,零差率实施以来,自己医院一直没拿到过补偿。“补贴政策跟着财政状况而变化,财政状况好,政策一个样,财政状况不好,政策又一个样。没法说。再加上目前实行的门诊病人均次费用,比如门特病人,每次看病不能超过350元,普通病人不能超过120元。超过这个额度就进行处罚。现在我们的情况就是,药品卖得越多,我们赔得越多,所以我们也不敢多进药。患者来看病,有的药没有了,我们只好建议他去别的医院买。”
记者在这家社区医院看到,空荡荡的办公楼内,只有几位医务人员,“大部分职工都回家休息了,每月发50%的工资,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开会商量整改方案,请社保中心过来验收,方案送了无数次了,没人理。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一直停着吧。我们的职工都是有编制的,又不是招聘人员,我又不能开除他们,现在就靠那几家社区服务站维持着呢,可时间长了也不是个办法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