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所拜访的区域中,有多少终端?这些终端的类型是什么样的?这些终端的背后都有着什么样的消费人群?这些终端的老板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他们的性格是什么样?
竞争对手的经销网络的送货特点是什么?终端对经销商的服务满意度如何?那些终端对经销商是不满的?
竞争对手的业务员是如何工作呢?这个人的工作水平如何?终端对他的印象如何?他们之间客情关系如何?
有哪些终端是让对手买断了,或者是签了协议了?他们之后的终端维护水平如何?
有了这些分析以后,一个有洞察力的业务代表,马上就可以有一份十分具有针对性的开店计划,利用消费者的特点,利用对方经销商的弱点,利用对方业务员工作的不到位,来打开市场,并且,根据市场的发展及时向主要申请市场投入。
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市场,对于一个有洞察力的业务代表来说,到处都是有空间的,都是有机会的。
没有洞察力做业务代表,是很痛苦的一件工作,有了洞察力,业务代表是一个很能历练人的平台。
反过来,你如果成了一家当地啤酒品牌的业务代表,道理也一样。
你同样要了解,你区域中终端的特点,终端老板的特点,经销商的特点,对手业务员的特点,洞察这其中你自己存在的问题与漏洞,制定你的市场防护计划。
曾经有个业务代表告诉我们一个对付对手的有效办法。她说很简单,她摸清了对手业务代表的每日工作路线计划,她就走同样的路线,只是与他隔开个3—4个店,对手前边才做完工作,她就去消除影响,对手贴的海报立马就清除了,如果有订单,就替老板打个电话给取消了,再给老板诉诉苦,说那家伙是在抢她的饭碗,让老板很同情她,
对方的业务员是个年轻外地小伙子,工作有热情很规范,就说说政策、签个协议完了就走,这种工作方式应该说是经过培训的,很到位的,但是,遇上这边是个当地女孩子,还能在终端老板面前装可怜……
这招在实战中很有效,后来我们向她取经时,她说这叫发挥自己客情优势,不管怎么说,自己是当地人,现在工作不好找,销量压力大,终端老板也是知道的,拉下脸让终端老板帮帮忙,人家总是愿意帮的,如果对手的业务员一旦与终端老板建立了客情关系了,再去说那就晚了,所以就得踏着对手的点去工作。听了她的话真的长了见识……
这其实是一个平时工作不怎么到位的业务员,但是她洞察到了自己与终端老板在客情关系上的时间优势,自己当地人的优势,及时的发挥了这一优势,结果,很有效的守住了自己的区域。
我想大家看到这里,一定明白了“德”的作用以及做个业务代表能为你带来什么了吧?可能对如何才能练出自己的“德”(洞察力)更为关心吧。
没错,我这里和你讲了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但这是很有局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