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缺钙”儿孙怎么站得起来
古琴
“嗟来之食”,语出《礼记·檀弓下》。
宁可不吃富人黔敖之施舍,饥民也要保持作为人的最后尊严。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人对物质的渴求渐渐战胜了自我尊严,诚信的缺失和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渐深,更有甚者将行乞当做致富的捷径。
其实,乞讨也不是一项好胜任的“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叩头作揖,冰冷的水泥地都被磨破一层,他们辛苦的目的就是要“不劳而获”。但是,我们不应忽略袁大爷身边那个穿红裙子的小女孩,她从小耳濡目染的是怎样一种生活法则?她的人生会怎样被改写?
金钱之诱,蒙蔽了人本来的智慧,留给下一代的是瞒与骗的教材。袁大爷儿孙满堂,本应享天伦之乐的小康之家,成了村里众所周知的“乞讨致富者”,子孙有何尊严可言?生于斯、长于斯、得教于斯,成年之后,怕也加入了瞒和骗的队伍,灵魂“缺钙”,再也站不起来。
每一次成功的乞讨,就是对善良的欺骗。当人们的爱心一次次被敲碎之后,就容易变得冷漠、麻木,不再为苦难悲悯,不再伸出温暖的手。
袁大爷表示要“金盆洗手”,这是一个对家庭、对子孙重拾尊严的重大决定。富也好,穷也罢,尊严在,人就会顶天立地。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段若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