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王福重:中国经济复杂在哪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09 14:11:30    浏览次数:276    评论:0

  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居民消费不足。是的,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力量,但是,消费的基础是可支配收入。而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需要改变由体制性因素决定的国民财富分配格局,这是长期的任务,这绝非易事。

  刺激居民消费的家电下乡等,只是权宜之计,其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对于穷困阶层来说,也许买家电可以节省100块钱,可是,不买就能省下1000块。在社会保障残缺不全的情况下,消费必然乏力。

  更严重的是,中国的收入差距,已到了接近分化的边缘。而收入差距太大,社会总的消费必然不足。新闻报道经常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了多少云云,可是这其中,究竟多少是居民的自发消费,多少是集团消费、政府购买,就不好说了。所以,消费是短期我们不能指望的经济拉动力量。

  比消费更有效的经济拉动因素,是投资。如果民间的投资能够进一步开放,无论是就业,还是GDP,都不必担忧了。

  现在,能赚钱的领域,民间资本总不得其门而入,唯一的口子,是购房。房子是消费品,但是更是投资品。购买新建住房,在统计GDP时,计入的是投资而非消费。改革三十年来,居民积累的财富,唯一安全的保值增值渠道,就是购买房子。买房子连带带动了消费增加,这比家电下乡的贡献大得多。这也从反面,证明了民间投资的重要性。

  房地产新政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了,但各大城市的房价并未见显著回落,但是成交量急剧萎缩,而资金也没有回流到股市,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居民投资无其他更好渠道。值得注意的是,降低过高的房价,于普通低收入阶层购买住房并无助益,但对经济增长打击甚大。

  解决之道,在于进一步开放民间投资。现有的《反垄断法》中关于“国计民生”的规定,大有讨论修改的必要。就说“国计民生”这个词,便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常用语,是垄断的口实,是对垄断已成之局的被迫接受。足见在意识深处,对市场作用的怀疑还很大,还在心安理得地接受垄断。

  在消费和民间投资都指望不上的条件下,中国经济的另一个股肱之臣——出口,便得担起大任。但是现在,出口受到国际因素越来越大的掣肘,出口和制造业随时都可能下滑,引发市场担忧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样,在现有框架下,支撑经济增长的,就剩下政府支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国企投资了。

  从长远看,笔者以为,我们不应该太计较没有就业增长的GDP,而是发挥市场机制的力量,放开投资,允许民间资本跟外国资本一样,进入原先的垄断领域,以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这些改革措施,才是解决调控两难尴尬的正途。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政府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关键词: PMI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4CB77BBB15702A6E9B7A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