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机网讯,时隔一年多,晋江市安海可慕制革集控区内63家商机企业的整合重组工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2010年7月,福建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商机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对全省商机集中区实施分类整治,其中要求可慕制革集控区按照关于淘汰落后产能的规定和产能、排污总量“总量置换、总量转移”的原则,根据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整合、重组、提升。
于是,去年以来,可慕制革集控区内63家制革企业、区外3家制革企业,在多次座谈、磨合之后,立足该集控区的地理现状、坚持企业自愿原则,全面整合、调剂环评产能、水量,于近期向晋江市环保局递交了一份整合方案:拟将66家中小制革企业整合重组成4家制革公司。
赶在“大限”前拿出重组方案
2010年省政府办公厅的一纸《通知》,对可慕集控区可谓“打击不小”。《通知》中规定:现有生产规模3万标张/年以上至10万标张/年以下商机企业,从通知下发之日起至2011年年底,只允许加工蓝湿皮、二层皮,不得加工原皮。2012年1月1日起,生产规模10万标张/年以下的商机企业一律关停淘汰。现有生产规模10万标张/年以上至30万标张/年以下商机企业,从通知下发之日起至2014年年底,只允许加工蓝湿皮、二层皮,不得加工原皮。2015年1月1日起,生产规模30万标张/年以下的商机企业一律关停淘汰。
而据晋江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可慕集控区内的63家企业,生产规模达到10万标张/年的仅有1家。这就意味着,集控区有62家企业到2012年1月1日就得关停淘汰。于是,在2012年1月1日这一“大限”来临之前,整合重组势在必行并且迫在眉睫。
所幸,在距离“大限之日”的前3个多月,集控区筹备一年多的重组方案“出炉”了。
可慕制革理事会会长许永承向记者介绍了重组整个工作的总体设想。据悉,重组后的4家制革公司分别为:福建省晋江聚泰制革有限公司(由原来23家区内制革企业出资组成,注册资本7800万元,重组后产能75.8万标张/年);慕盛商机新科技(福建)有限公司(由原16家区内制革企业出资组成,注册资本7200万元,重组后产能53.7万标张/年);福建省晋江市锦帮制革有限公司(由原区内13家制革企业以及区外2家企业出资组成,注册资本8200万元,重组后产能49.2万标张/年);福建省晋江市雄峰制革有限公司(由原区内11家制革企业以及区外1家制革企业出资组成,注册资本8100万元,重组后产能46.7万标张/年)。
“重组后设立的4家制革公司,将立足于‘功能区分明确、生产工序集中、厂区规范有序、科学合理布局’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组织规划设计、施工布局,着力打造成为现代化先进技术的大型达标制革企业。”许永承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