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迥然相异 从容不惧 翼虎规避
在阳光私募这个领域,对于医药行业的价值判断同样十分迥异。
上海汇利资产总经理何震认为,药价虚高主要是因为中间环节提价太多,需要解决的也是中间环节的问题,影响主要在短期。长远来看,现代人对健康越来越重视,投入自然也会加大,这样对医药行业来说利好十分明显。因此,何震判断,如果医药股在现在的基础上整体再跌10%,是很合适的投资机会。
作为国内首只医药行业基金——从容医疗证券投资基金经理姜广策坚定地判断今后十年是医药行业的黄金发展期,当然,从容的掌门人吕俊就是医药股的死对头,坚定看好该板块。
他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医药板块在发改委政策出来后大跌两天,需要调整一段时间来逐渐消化政策和估值方面的压力,但发改委的政策其实是不可行的,所以从容投资认为对医药行业的心理影响大过实际影响。
对于市场暴跌,姜广策则指出,药品价格在历次发改委的降价压力下总体上就是呈现一个下降趋势,并不单是因为这一个政策,行业调整之时正是介入投资的最佳时机。
北京一位险资出身的私募人士一直对医药行业情有独钟,在本次《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公布之后也开始“担心医药股”。在他看来,医药一直被誉为避险品种主要是因为“成长性确定”及“无负面消息”,“虽然不像外界揣测的那样复杂,但在政府此番动作之后,极可能影响到上市公司盈利。”
在众多接受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中,翼虎投资总经理余定恒是最为悲观的一位。
尽管一度重仓医药板块,余定恒说自己现在对医药股“相当的小心”。“国家酝酿4年的改革,现在开始动手,不管实施力度及效果,这次改革的影响都会很深远。”
具体来讲,余定恒认为此次降价有可能影响到以下几方面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发生了改变;会迅速扭转合资、外资药高价的局面;医药商业难免会受到影响;对小商业利空,大商业利好市场份额的扩张。估计30%以上的医药商业公司将会消亡;低价药的用药量将会出现大幅增长,高价药的用药量将会明显降低。”
余定恒甚至表示:“从多个环节进行监管(工商部门、物价部门)将会使医药行业变成类似水务、电力等的公用事业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