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包括PMI、用电量、货币供应量等多项先行指标均出现了回落的势头,因此市场对于经济复苏将是V型还是W型的争论再起。有专家认为在世界经济出现二次探底可能性增加的同时,国内经济也出现了放缓迹象,中国应该推出第二轮经济刺激政策;但也有专家认为,财政刺激计划带来的负面效应太多,现在不需要进行“二次刺激”。
笔者认为,从目前全球经济情况来看,二次探底的风险的确是在增加,但是这依然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虽然欧盟部分国家深受主权债务危机的困扰,但是欧盟中相对强势的德国等国家经济复苏势头依然相对良好,只要这些国家能够共患难,渡过难关应该不成问题;而美国虽然失业率依然高企,但是弱势复苏的势头仍在,并没有明显出现二次探底的迹象。而在国内,虽然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这也是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结束后的正常现象,因此而出台第二轮经济刺激计划的必要性并不大。
更关键的是,中国经济目前需要的是改革而非刺激。回想一下,在上一轮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最受益的企业是央企,占中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依然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最受益的行业是房地产,虽然新兴产业也有相关的扶持规划,但显然不如房地产行业在过去一年中那么风生水起。我们并不否认,央企和房地产行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但是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我们所希望的吗?以此换来的经济高增长可以持续吗?
笔者认为,未来中国改革的方向应该是三个平衡: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的平衡;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平衡;以及收入分配的平衡。首先,如果国有资本垄断不能被打破,那么即使出台“二次刺激”,甚至“n次刺激”,最终也只能刺激到国有资本,难以发挥出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中央在早些时候已经出台了民间投资36条,只有贯彻好了,才能让民间资本真正接过政府投资的接力棒。
其次,目前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的差距显而易见,但差距中同样蕴藏着机遇。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今年新开工的23个西部重点投资项目,总规模达6822亿元,规模较之前的年均投资总额增长3倍多,这将改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未来中西部地区广阔的发展前景很可能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动引擎。
最后,收入分配的平衡是百姓最关心的话题。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如果任由贫富差距加大,不仅将抑制百姓的消费能力,更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稳定显然是不利的。只有将收入分配改革尽快落到实处,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启动我国内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