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致富 » 正文

福州漆器的世博之旅 珍品入藏博物馆民间流传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12 17:44:12    浏览次数:67    评论:0
导读

      1852年出版的 《英国伦敦第一届世博会评奖委员会报告书》上有“中国漆器”的

  
    1852年出版的 《英国伦敦第一届世博会评奖委员会报告书》上有“中国漆器”的记载:“漆器因其表面涂有从树液体中提取的生漆而得名。漆器的高贵,制作工艺的复杂,需要几十上百层的修饰、阴干和退光步骤。这些漆器使用纯天然大漆,装饰精巧考究,手工式的加工工艺令人叫绝。 ”1867年法国巴黎世博会,福州漆器较大规模登上世博会舞台。在中国参加的历届世博会上,福州漆器几乎都被官方指定为征集产品,并先后在1889年、1900年、1904年、1911年、1915年、1924年、1926年、1933年举办的八届世博会上都获了金奖、优秀奖等奖项。

  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世博会上,福州的脱胎漆器与日本漆器共同参展,中日两国漆器看上去都是质量上乘,难分高下,评委无法评判。后来有人提议将两国的漆器一同放入锅中,蒸煮三小时,结果日本的漆器化为泥浆,而沈氏漆器却完好无损,理所当然获得金奖。

  作为现代中国三大著名手工业品之一,福州漆器历史悠久,与江西景德镇瓷器、北京景泰蓝并称。

  70后艺术家梁峰十几年来的漆艺作品,除了近些年在福州崛起于全国美术之林的漆画之外,更多的是立体漆艺,包括漆艺的碗、茶盘、家具等生活艺术品。在梁峰的艺术世界里,漆,这种古老的材料被借用来表达他自己的想法,因为材料的天然特殊性,使之在作品中呈现出一派神秘感。梁峰使用的大漆,又叫生漆,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瑰宝。割开漆树树皮,从树皮内会流出一种白色黏性乳液,即原漆,经加工才制成天然无毒的大漆。但漆树每天只产9克的漆汁,产量稀少价格自然不菲。

  2001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一件明永乐“剔红牡丹花卉大圆盒”以1287.37万元的高价成交,创造了中国漆器拍卖史成交纪录,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投资漆器的潜力。

  由于漆器珍品大都入藏博物馆,民间流传甚少,因此,做工精湛,保存完好,尤其是名家制作的近代漆器也渐渐成为藏家的选择。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68554332125286E3A14D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