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从2008年起,武汉中百和福建永辉就以进军重庆的成功向业界证明,有足够的实力和理性、正确的战略,区域零售商完全有能力走出去。2009年,永辉甚至迈出了向北京市场进军的步伐,而且成效斐然。山东的家家悦也从威海走向省会济南。中国区域零售商的走出去战略正在成形,可以预测,这一趋势在即将到来的2010年将更加凸显。
不过,对于大多数中小零售商而言,调整好企业的内部结构,创新体制和机制,练好内功,做实、做精、做专区域市场仍将是其应该坚守的发展战略。
预测4:外资企业借机抄底
很多专家在2008年底时预测,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资零售商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步伐将会大为减速,但一年即将过去,这种预测被证实是错误的。事实上,这些外资零售商减缓了其在本国市场上的扩张,却唯独对中国市场青睐有加。
如沃尔玛在2009年一反常态,1至9月就开出35家新店,包括家乐福、TESCO等外资零售巨头都在中国广大的二、三、四线城市频繁选址,密集开店。种种迹象显示,外资零售商正从沿海省份的二、三、四线城市向内陆省份纵深挺进,试图打造出一个网点的“包围圈”。借着金融危机的机会,再加上中国经济的高挺和消费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2010年,外资零售商在中国市场的步伐只会更快,抄底中国零售业的意图也将更加明显。
不过,外资零售商在中国的市场地位也在发生变化。2009年,台资零售企业大润发销售超过家乐福,一举跃为外资零售在华霸主已无悬念。目前,沃尔玛加上好又多的门店也已经超过家乐福。新一轮大卖场“老大”的残酷竞争也正在上演。
预测5:中外百货加速圈地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回暖,外资百货巨头纷纷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投资。不仅已有的外资企业继续在中国增开新店,一些新的中高端百货品牌也开始大举进入。2009年初,日本知名百货品牌高岛屋宣布进入中国市场;百盛集团则斥资11亿元收购了北京的双全大厦,用于新开门店;今年下半年,兰州百盛、常熟百盛和石家庄百盛也将陆续开业。菲律宾最大的零售企业SM集团近期也宣布,今年计划在中国投资1.15亿美元,在2015年之前将以每年开设3家店的速度进军中国市场。
本土百货企业也不甘落后。大商集团2009年继续逆市扩张。王府井百货更是决定向东亚银行北京分行贷款3亿元,用于新门店所需的租金和装修费用,巩固其在西北地区的发展优势。8月10日,王府井百货正式入驻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此外,王府井百货在昆明、兰州的新项目也已进入筹备期。大连万达旗下的万千百货也一路高歌,目前在全国已开有19家店,另有20多家正在筹备中。深圳天虹百货还在2009年成功登陆北京市场。
金融危机虽然给百货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企业的开店速度并无明显放慢,2010年仍然是中外资百货的鏖战之年。
预测6:并购整合蓄势待发
每一轮经济调整的周期,都是各个行业的重新整合的阶段。同样,金融危机给零售行业带来了新一轮洗牌的机会。2009年,并购和整合仍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