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反思网络声讨风暴
“网络的邪恶与正义拷问每一个人,我只问自己,我是平主任的话,不那样回答的可能性有多大?”,李小萌在微博的最后写道。显然,她并不认同网络舆论对准平个人。
李小萌的微博被广泛转发,引发热议,至记者截稿时,评论已过800条。部分网民对平其俊表示理解和同情,“只能说平主任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错误的场景里说了一通再正常不过的话”;“我可以认定,平主任一定是拿着那份用三号仿宋体工工整整打出来的文件念的,而且肯定是很多领导审过的”。
也有网民在反思网络声讨风暴的本身,“就事论事为好,干扰到人家的生活就不好了”。“对某种不合理现象的愤怒,最终被汇聚到某个代表性人物的身上。愤怒是应当的,批判是必须的,甚至该刺痛一些人的麻木才好。但这个‘代表’没犯法渎职,只算是‘不称职’的一类吧,那么对其进行人身攻击、审判就过了。”
当然,也有网民强调了网络争论的积极意义。“即使他是照稿子念的也应该(关注)下,惟其如此这件事才有积极意义,以后起码会减少一些如此恶心的稿子”。
邱启明:
不应盯住一个人
“我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影响”,提及平其俊被人肉搜索,邱启明再度表示,这并非他在节目中两次打断他的本意,“实际上这是新闻工作者的本职工作,即使当时连线的是我的同事,如果他答非所问,我也同样会打断他,因为这是正在现场采访直播的节目,不可能允许浪费公共资源”。
他对南都记者表示,网民对平其俊的表现进行热议是可以理解的,“这说明大家心中对这样一种言必提领导、带有官腔的汇报式介绍感到不满,希望改变这种现象”。
但他也明确地反对对平其俊的人肉搜索和人身攻击。“动辄就人肉搜索,揪出别人的祖宗八代,是很不理性的,也缺乏宽容”,之前同样遭受过“网络声讨”的邱启明显然对此有着更深的理解:人们有讨论、评论社会现象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不能侵犯法律赋予(平其俊们的)权利,特别是在没有适当法律约束网络人身攻击的情况下,这种“飓风般的”网络声讨暴力,很可能会给当事人及其家人带来不应有的伤害。
“盯住一个人是没有必要的”,在邱启明看来,重要的是我们的社会能够透过这样的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反思。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马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