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称,日前由住建部安排,其下属房地产经纪人学会负责实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房租暴涨原因调查工作已经结束。报告称,房租上涨主要由中介推高。报告指出,四城市房租上涨幅度并没有之前媒体报道那么严重。以北京为例,3-6月份同比上涨幅度超过18%,但是每月环比上涨幅度不到2%。(7月8日京华时报)
“房租暴涨”基本上是媒体惹的祸。那么“暴涨到上涨”的数据到底来自何方?
出面调查的是住建部下属房地产经纪人学会,调查的方式是向中介公司发传真。这是住建部与中介公司沟通的老套路,所不同的是这次“上峰来电”中注明,要求提供近期房租暴涨原因。百度了一下,这个调查机构的全称是“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它由从事房地产估价或房地产经纪活动的专业人士、机构及有关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组织。也就是说,被调查的中介公司老总很可能就是这家学会的成员。当接受住建部调查房租暴原因的指令之后,学会中的某些成员可能会与随后收到传真后的中介公司偷着乐呢,这差事落在咱们手里,还能不顺着咱们的意思走?
“暴涨到上涨”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署名”的是政府部门,参与创作者是“学会”与中介公司。其动机显而易见,既然委托了“学会”调查,既然要从中介公司这边拿到“第一手数据”,就一不做二不休,找些“贷款门槛提高,尤其是已卖旧未买新客户的租赁需求”和“大学毕业生比往年多2万人,外来人口也越来越多”等客观原因,作为“上涨”的因素,一来为此间甚嚣尘上的中介暴炒房租“欲加之罪”正名,二来将政府部门的视线转移走,别盯着中介,此时媒体这只“替罪羊”就当定了。而“房租上涨主要由中介推高”,只能算是一个各方都能接受又无甚大碍的初步结论吧。
不过,媒体是不愿这么忍气吞声地“替人受过”的,毕竟炒作价格暴涨这事是要被“零容忍”的。于是揭秘中介“炒房租”手法见诸媒体,诸如“利用代理房源吃差价”、“发传单抬高租房价”、“为房东提租金提供报价单”等等,但是,中介公司是不会像对待“学会”般积极配合媒体向其传真如何推高房租的数据的。作为政府部门,当民众对房租涨价广为诟病之时,本应立即启动公权力对租赁市场进行调查,并作出积极应对,以遏制炒作房租的不良势头,然而,委托“老子查儿子”,如何能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又如何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如此应付式的调查与自说自话的结论实在令人担忧,即便现在是“房租上涨”,离暴涨也为期不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