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融资 » 正文

再融资基本知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1 10:53:20    浏览次数:117    评论:0
导读

    再中小企业融资基本知识     什么是再中小企业融资? &nb

    再中小企业融资基本知识

    什么是再中小企业融资?

    再中小企业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直接中小企业融资。

    再中小企业融资对上市公司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我国证券市场的再中小企业融资功能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

    上市公司的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1、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单一,以股权中小企业融资为主。

    上市公司对股权中小企业融资有着极强的偏好。在1998年以前,配股是上市公司再中小企业融资的惟一方式,2000年以来,增发成为上市公司对再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另一选择;2001年开始,可转债中小企业融资成为上市公司追捧的对象。我国上市公司在选择再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时所考虑主要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难易程度、门槛高低以及中小企业融资额大小等因素,就目前而言,股权中小企业融资成为上市公司再中小企业融资的首选。我国股权结构比较特殊,不流通的法人股占6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股权中小企业融资对改善股权结构确实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单一的股权中小企业融资并没有考虑到企业在资本结构方面的差异,不符合财务管理关于最优资金结构的中小企业融资原则。有人对1997年深市配股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其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3.29%,对此类公司继续进行股权中小企业融资使得企业的资本结构更趋于不合理。

    2、中小企业融资金额超过实际需求。

    从理论上说,投资需求与中小企业融资手段是一种辨证的关系,只有投资的必要性和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能性相结合,才能产生较好的投资效果。然而,大多数上市公司通常按照政策所规定的上限进行再中小企业融资,而不是根据投资需求来测定中小企业融资额。上市公司把能筹集到尽可能多的资金作为选择再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及制订发行方案的重要目标,其中小企业融资金额往往超过实际资金需求,从而造成了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及其他一些问题。

    3、中小企业融资投向具有盲目性和不确定性。长期以来,上市公司普遍不注重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致使募集资金投向变更频繁,投资项目的收益低下,拼凑项目圈钱的迹象十分明显。不少上市公司对投资项目缺乏充分研究,募集资金到位后不能按计划投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资金闲置,有些不得不变更募资投向。据统计,以2000年上半年上市、增发以及配股的公司为样本,至2000年底,在平均经历了半年以上的时间后,平均只投出了所募资金的46.15%,而从招股说明书中可以看出,多数企业投资项目的建设期在半年、一年左右,不少企业于是将资金购买国债,或存于银行,或参与新股配售,有相当多的企业因为要进行再中小企业融资,才不得不将前次募集资金“突击”使用完毕。由于不能按计划完成募资投入,为寻求中短期回报,上市公司纷纷展开委托理财业务。如此往复,上市公司通过再中小企业融资不但没有促进企业的正常发展,反而造成了资金使用偏离中小企业融资目的和低效使用等问题。

    4、股利分配政策制订随意。

    无论是2001年度以前的轻现金分配现象,还是2001年度少部分公司所进行的大比例现金分红,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制订的随意性。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7B54A1CE1726673CCFEF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