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魏文彪:完善医保目录制度防范药品突击涨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21 22:17:15    浏览次数:138    评论:0
导读

  日前有媒体报道,部分药品在新国家医保目录公布前后,大幅涨价,6月17日,国家发改委紧急回应称

  日前有媒体报道,部分药品在新国家医保目录公布前后,大幅涨价,6月17日,国家发改委紧急回应称,目前,发改委已启动对新进入2009版国家医保目录药品的价格核定工作,正在进行成本和价格调查。

  国家制定医保目录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部分常用药品进行政府定价控制药品价格,这样一则可以节约政府财政投入,另则可以降低患者就医负担。而像部分药品这样在国家医保目录公布前后大幅涨价,导致进入医保目录的部分药品价格高企,一则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另则加重患者就医负担,削弱国家制定医保目录的作用与意义。所以,国家有关部门理当对进入医保目录前企业突击涨价行为严格进行成本核查,对于属于不合理涨价的,定价时应一律不予认可;对于进入目录后、政府定价前涨价的,应责令相关企业恢复原价。

  需要看到的是,像国家发改委这样在媒体曝光后调查部分药品突击涨价问题治标不治本。因为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不是有媒体经过调查发现部分药品在进入医保目录前大幅涨价现象,部分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前突击提价行为就可能难以被发现,部分药品进入目录前大幅提价加重患者负担现象就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所以,防止部分药品在进入医保目录前大幅涨价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以能从制度上避免此种削弱制定国家医保目录作用与意义的现象再出现。

  据广州一家药厂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产品在进医保之前上涨的价格,厂家并没有赚到多少,而是更多地消耗在中间费用上。因为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之后,产品将在很多省份招标采购,也将在更多医院实现销售,有更多的医生需要打点,这些都需要费用来进行公关。所以,中间环节费用高,是部分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前大幅涨价的主要原因之一。另据报道,当一家企业获知自己的产品进入医保目录后会马上填写一个表格,列明涨价原因,向当地物价部门进行价格调整的备案,涨后价格获得当地物价部门认可后,企业以此为据到各地参与药品招标。由此可见,部分地方物价部门没有切实进行价格审核,也是出现部分药品在进入医保目录前大幅涨价现象的原因之一。如果各地物价部门能对部分将要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的前后价格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并非不能发现并制止部分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前大幅涨价的行为。

  正因为如此,防止部分药品在进入医保目录前大幅涨价现象出现,首先需要如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所表示的,在控制药品涨价的同时配合招标采购,促进企业通过竞争合理降低价格;其次应当研究与制定反暴利的具体认定标准和程序,依此打击恶意抬高药价行为。而更为根本的是要配合进行医药分家改革,截断医务人员与药品之间的利益关联,通过降低乃至消除中间费用防止药品涨价。与此同时,物价等部门应当进一步强化价格审核工作,并对开展价格审核工作不力,导致部分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前大幅涨价的责任人实施问责,严厉查处价格审核过程中的钱权交易与腐败行为。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防范部分药品在进入医保目录前大幅涨价现象出现,国家制定医保目录的作用与意义才能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显现。

 
关键词: 医保目录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7CB40E761327879E8894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