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生活 » 正文

各地行政区划调整频发 打造发展新空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07 12:42:10    浏览次数:217    评论:0
导读

7月2日,一位在北京宣武区政府工作的工作人员在即将摘换的宣武区政府机关牌子前留影。江心摄各地行政

各地行政区划调整频发 打造发展新空间

7月2日,一位在北京宣武区政府工作的工作人员在即将摘换的宣武区政府机关牌子前留影。江心摄

各地行政区划调整频发

7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东城区;撤销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西城区。即“四合二”。

北京的“四合二”是去年以来,中国多个城市陆续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的一个缩影。

2009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上海市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11月,天津市宣布撤销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滨海新区,以原3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启动。

今年2月末,辽宁省沈阳市宣布局部调整行政区划,将东陵区、浑南新区、航高基地合署办公,形成建设大浑南的新格局。

5月底,深圳经济特区宣布扩容,并于7月1日正式实施——从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四区扩大到全市,将宝安、龙岗纳入特区范围。

6月18日,第三个国家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揭牌。新区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3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两路寸滩内陆保税港区。

6月20日,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海峡论坛大会上宣布,国务院已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

优化配置均衡发展

分析认为,以上几大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形式不同,但目标一致。归根结底是为减少区域发展瓶颈,促进全面、均衡发展。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焦洪昌指出,很多行政区划的调整都是跟经济发展关联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突破传统行政区划的界限,必然要引起行政区划的变化。

行政区划调整,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区域均衡。

以北京为例。长时间以来,“南穷北富”。2009年,靠南的崇文区区级财政收入仅为20.6亿元,宣武区为46.7亿元;同期,靠北的东城区财政收入为71亿元,西城区更是高达152.17亿元。前两者区级财政收入仅为后两者的30%左右。

目前,面积仅16.46平方公里的崇文区和19.04平方公里的宣武区,已近开发极限,经济发展难度加大。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北京市核心区的合并,将使各种要素能在新东城和新西城两个相对较大的区域内流动,以便合理地配置资源。

再看深圳。同样发展失衡,“宁要‘关内’一张床,不要‘关外’一套房”。从单位平方公里GDP产出看,“关内”是“关外”的3.5倍。从产业来看,特区内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而龙岗和宝安则长期被定位为工业区。分析认为,特区内外一体化启动之后,龙岗和宝安的产业升级迫切性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上将有所调整。

行政区划调整,利于破解“一市两法”困境。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90CA4F0819006D45E3F9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