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砥柱铭》,4.368亿元;
王蒙《秋山萧寺图》,1.366亿元;
马和之《诗经山水人物画书卷》,1.344亿元;
……
“亿元级”、“创新高”、“热钱流入”、“100%成交率”等字眼已经成为2010年春拍市场的热门关键词。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有如火山喷发,不仅“亿元级”拍品不断涌现,总成交额也不断创新高:4月,香港苏富比春拍以20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创下其单季拍卖的最高纪录;5月,中国嘉德春拍又以21.28亿元拔得内地单季拍卖的头筹;6月,北京保利春拍中的黄庭坚《砥柱铭》以4.368亿元的天价刷新了中国艺术品成交的世界纪录。
炒股炒房炒收藏?
有消息称,由于目前楼市、股市不景气,坐拥千亿资金的温州炒房团、山西煤老板等财团纷纷将资金投入到艺术品拍卖市场。尽管涌入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热钱无从查证,但收藏业内人士并不认为这一消息只是无中生有。
“从目前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大手笔来看,不像收藏家的作风,肯定是投资客所为。”潜心收藏瓷器的收藏家白明告诉记者。作为一个纯粹的收藏者,白明认为收藏艺术品并不在乎其价格是否暴涨,而是在乎收藏者的人文情怀。
据艺术品拍卖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一些曾经涉足楼市和股市的财团正利用类似“坐庄炒股”的方式,抬高艺术品价格。例如在拍卖会上进行“假拍”,由拍卖的“托儿”以惊人的高价拍得藏品,为画家和画作造势抬高身价,使得市场上的普通买家相信这些画作价值连城,最后这些财团再“拉高出货”,让普通买家以更高价格接受,从中赚取不菲的利润。
据一位拍卖行内部人士透露,在拍卖会上,往往会场上有很大一部分买家是拍卖行的内部人员,他们频频举牌,帮助推高拍品的价格,暗箱操作制造高成交量的假象。
近期创下天价的黄庭坚《砥柱铭》则惊现财团合力抬价的痕迹。一位不愿具名的收藏界业内人士称,拍下《砥柱铭》的神秘买家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有实力的大财团合力购买。而最近又有消息传出,国家拟使用优先购买权将黄庭坚的《砥柱铭》收归国有,因此《砥柱铭》是否真正以4.368亿元成交还是未知数。
不少收藏业内人士质疑,不管是《砥柱铭》还是其他“破亿”的拍品,由于国内拍卖制度的不透明,是否真正成交还值得怀疑,并不排除拍卖会利用假拍来进行炒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