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沈晓杰:从中房协的“上书史”谈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22 12:20:49    浏览次数:5332    评论:0
导读

  自从中房协驻会会长朱中一“多次上书国务院”、建议中央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在媒体曝光而

  自从中房协驻会会长朱中一“多次上书国务院”、建议中央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在媒体曝光而引发一片声讨之后,近期朱又在数家媒体上发声,称自己“上书”的前提是现行调控政策不松动,宗旨是希望房地产行业“不要大涨大落”。真是这样吗?需要研究一下中房协的“上书史”。

  早在2008年的八九月间,朱中一也是以中房协之名,最早“给国务院有关领导上书了一份房地产政策调整建议,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据报道,他“上书”的政策建议主调,就是把当时“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改为“适度控制”。“具体政策包括:允许地方政府自行救市;降低房地产交易有关税率;鼓励改善性住房需求等。”

  事后的发展证明,在当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出台多项经济刺激政府,其中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也变身为“救市”。中房协“上书”的多条建议得到采纳。结果众所周知:在“救市”的刺激下,众多大中城市的房价一年暴涨了四五成,有的甚至翻了一番。中国的开发商利益集团2009年仅在居民商品住房上所获取的1.8万亿元暴利,已相当于当年全国税收总收入的30%,比当年全国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还要多。如果把它平摊到当年销售出的800多万套商品住房上,相当于平均每套商品住房为开发商的暴利,多付出了22.39万元(平均每户仅此就要多掏4.35年的家庭可支配收入。而在一般国家这已够普通居民买到一套像样的住房了)。此外,炒房也使我国房地产市场成为全球公认的泡沫市场。这样的结果可能出乎决策层的预料,因此今年4月份我国出台国十条来加以纠正。

  此次中房协“新的上书”,手法和2年前惊人的相似。但与两年前相比,我国经济已步出国际金融危机,因此这次“老调重弹”显得不合时宜。而看其上书内容,多处描述与事实不符。明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7.2%,却被改成“开发投资等指标均在下降”,并将波及房地产上下游产业和宏观经济发展;明明是开发商死扛房价故意做衰市场向新政示威,“上书”中却把个别城市成交量的小幅下滑归咎于新政执行。

  中房协作为有着“强烈官方背景”的“民间组织”,其本质上就是反映企业(指开发商)诉求,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组织。其代表会员利益上书建言也无可厚非。但是笔者更希望,中房协能够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正确发挥桥梁作用,督促会员单位去除价格泡沫,将房价降到合理水平,以推动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不是只在“上书”上屡做文章。

  □沈晓杰(南京 地产评论人)

 
关键词: 中房协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9784E4742114349BDE52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