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誉背后默默付出
军事五项队目前有四十多人参加训练,8月份只有10人出国参加比赛。女队里最大的是1981年出生的,最小的才16岁,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
“军事五项训练确实很苦,特别是对于80后、90后的孩子们。但是他们都挺过来了,而且成绩非常不错,”吴金凤教练显得相当满足。
1999年,吴金凤结婚了。很快,婆婆得了一场大病,丈夫不得不回到黑龙江老家照顾母亲。
为了不影响训练,夫妻俩两地分居长达五年。2001年,吴金凤成为女队教练,帮助队长王恋英打理队内事务。虽然吴金凤一再强调她是个传统的女人,为了家庭和工作可以耐得住孤单。
“从农村走出来,现在的情况我很满足,很多人经常说我很有天赋,但更重要的是军体队这个平台给了我很好的机会。”
“建队以来,上千人次到军事五项队训练,但能够拿到冠军、提干的不足百人,很多人基本上就是陪练的角色。”队长王恋英介绍道。
由于选拔制度的原因,很多队员不得不退伍回到地方。也有很多人受过伤,但他们面对生活从未向组织抱怨过。
今年已过不惑之年的赵佰江曾经是队里的一名陪练。 十年前他从部队退伍时,身上存在多处伤病,最后还是辞去了林场保安的工作,带着部队发放的1600块钱的复员费,和妻子定居到了陌生的太原。
赵佰江曾经卖过羊肉串,扛过油桶,目前在建筑工地上打工。8岁大的女儿是他和爱人人生中最好的回报。
“虽然没练出来,但我从未后悔过。五项队始终是我的家,每次回来还是那么亲切。”
来源:中国日报(记者 胡永启 特约通讯员 陈彩良 黄睿)编辑:马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