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7月我国CPI创年内新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12 18:06:34    浏览次数:6374    评论:0
导读

  据新华社8月11日电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

  据新华社8月11日电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3%,创下年内新高。

  记者采访发现,尽管极端天气推动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扬、资源产品调价等结构性上涨压力仍将长期存在,但随着物价下拉因素增多,通胀压力将趋于缓解,三季度CPI或迎来趋势性拐点,全年物价有望控制在3%以内。

  7月份CPI创下年内新高,同比涨幅达到3.3%,且涨幅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

  各地自然灾害频发,水灾以及持续高温使得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肉类和蔬菜价格拉动7月份食品价格上涨6.8%,在CPI指数八大类中上涨幅度最大,拉动CPI上涨2.3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部分农产品尤其是小杂粮价格猛涨,百姓对物价的切身感受则比统计数据所反映的更高。上海市民罗怡在一家餐馆想点一份姜芽兔肉,被服务员告知此菜已经停售。“姜价涨得太快了,一个礼拜前还是6块一斤,现在一斤老姜要7块5毛钱!”

  业内专家认为,虽然未来物价仍可能出现阶段性反弹,但随着物价下拉因素增多,通胀压力趋于缓解,三季度CPI或将迎来趋势性拐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虽然7月份CPI创下年内新高,但去年同期低基数导致的翘尾因素仍然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在3.3%的同比涨幅中,翘尾因素占2.1%,而新涨价因素只占到1.2%。

  翘尾因素

  也称滞后影响,是计算同期比价格指数中独有的。指上年商品价格上涨对下年价格指数的影响部分。

  菜篮子撬起CPI

  据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作为关系百姓生活、投资者收益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指标,未来CPI走势缘何这时更加引人注目?

  目前,食品类价格占CPI的权重在三分之一左右,食品价格对CPI举足轻重。7月份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8%,而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仅1.6%。据统计局测算,食品价格上涨对新涨价因素的“贡献”超过75%。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说,当前CPI上涨不是需求拉动型的,也与货币供应无关,而是在供给方面。特别是农产品价格受高温、洪水等因素影响,是结构性上涨。

  未来CPI的走向是人们更为关心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坦言,CPI后期走势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既有价格上行因素,也有抑制价格上行的因素。总的来看,抑制价格上行的因素可能要大于价格上行因素,全年物价基本稳定,实现全年3%左右的调控目标是有基础的。

  国际粮价上涨会否续推CPI

  据新华社8月11日电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内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同时,国际农产品价格在过去一个月里也经历了“狂飙突进”。很多人担心,国际粮价上涨会不会继续推高国内食品价格乃至CPI?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认为,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有很强牵引力,在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如此厉害的背景下,要求提价或者惜售的行为都会推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不过,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陈露认为,我国小麦自给率较高,国内粮食消费主要依靠国内供给,国际粮价对国内市场影响不会太大。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996A299120519723DF87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