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韩哲:请将我们的耐心献给中国富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3 10:51:16    浏览次数:184    评论:0
导读

  这些天,富人又成为了话题的中心,有两则关于富人的新闻,颇值得玩味。  首先,昨日有媒体报

  这些天,富人又成为了话题的中心,有两则关于富人的新闻,颇值得玩味。

  首先,昨日有媒体报道,新华都(002264,股吧)总裁陈发树玩“空口慈善秀”,认捐83亿元但真正到账的却只有1.6亿元。寥寥数语,一个“奸商”的形象不言而喻地跃然纸上。

  为富不仁的事情见多了,似乎也难免戴着有色眼镜,对富人的一言一行先进行“有罪推定”。陈发树不把财富留给子女,而是要捐出来,首先想到的是“这家伙要避税”,或者有什么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现在发现其到账资金区区1.6亿元,一种“果然不出所料”的自信油然而生。其实,通观该篇报道,里面并没有什么过硬的证据,只是记者自己在质疑而已。

  我们知道,陈发树捐的是83亿的有价证券,而不是83亿的现金,当然不可能一下子捐出来,也没有这么捐的。“慈善首富”比尔·盖茨捐的也是股份,也没听说一股脑儿就把股份全部折现捐了出去,这不是义举,而是犯傻。道理谁都明白,搁到比尔·盖茨身上就行,放到陈发树身上马上就是毛病,确实有点“内外有别”。事实上,陈发树是在为中国富人这一二十年的口碑买单,但不能因为如此,就对富人此后所有的言行持“绝对怀疑”态度,这样的对峙不是我们所期待的。

  另一个关于富人的报道则更具娱乐化。东莞一富豪路见不平,为抓一个抢劫犯,先后动用保时捷、直升机和游艇联合围堵,最终与当地公安将这贼制服。这样一则见义勇为的消息出来后,关注点迅速从“抓贼”转移到“富豪”,争论这是不是在“炫富”,甚至“别有用心”地提醒,这位富豪可能属于“擅自飞行”,得罚款和吊销驾照。

  富人在新闻里以大侠形象出现,公众在这方面的记忆确实有些空白,敢情富豪不只会泡妞,也是可以抓贼的。这件事提醒了我们,抓贼不一定非得要抡自行车,也可以开保时捷,重点是在抓贼,在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面前,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穷富。因此对这样一位007式行侠仗义的富豪,应多一些掌声,少一些板砖。有时候,他们也需要在社会的鼓励中实现自我肯定,从而将一时心血来潮的偶尔为之上升为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当前,一种对富人的不耐烦情绪正在影响着整个社会,这是一种危险的情绪。就在稍早前,公众口碑甚好、刚刚卸任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司司长的王振耀呼吁,中国的亿万富翁应该以每年捐款100万元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责任底线。虽然钱不算多,但逼捐的意味太浓,将慈善变成摊派,富人永远只是挤牙膏式的捐助。中国富人的慈善习惯远远不能让国人满意,但这种不满意可以作为批判的武器,却不能变成武器的批判。

  我们需要用体制约束富人,用文化感化富人,而不是用情绪围剿富人,用言语挤对富人,无论是行善,还是行侠,富人的这种行为需要鼓励和激励,因为这是作为公民的责任和良知,而无关是穷人和富人。

 
关键词: 中国富人 贫富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9B7230AF18372506A7C3E.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