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40分报道,浙江省临安市岛石镇仁里村位于临安西北部,全村1195户,2893人,是个不小的村落。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村里人一直过着远离喧嚣的平静生活。然而最近,这份平静却被打破了,村民们整日提心吊胆。
在仁里村,记者见到了村委会副主任帅平川和几位村民代表,他们向记者诉说了村里人的遭遇和担忧。
仁里村村委会副主任帅平川:两家精选厂和一家矿业公司为了赚钱,可能忽略掉安全隐患这一方面了,废渣都堆在厂房门口。由于太高、太多,没有做坝围起来,对安全隐患很大。
村民:有废渣,都堆在那个地方,没处理掉。好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
让仁里村村民头痛的是三家采矿炼矿企业。其中两家砩石精选场,分别叫:临安开天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天公司”)和临安中矿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矿公司”),另外一家矿业公司,叫做杭州明太矿业有限公司仁里砩石矿(以下简称“明太公司”)。村民们的担忧和不满,都源于三家企业存在的尾矿库安全隐患,以及废砂废渣乱堆乱放的问题。
记者: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临安市岛石镇仁里村的六亩山。在我的左手侧,就是当地老百姓反映强烈的开天公司一个停止使用的尾矿库。白色的砩石废渣就堆放在这个尾矿库里面。初步估算,这个尾矿库长约180米,宽约70米,堆积的废渣大概有10余米高。在这个尾矿库的旁边,是一条河流。河水顺流而下,穿过仁里村。村民们灌溉农田取水正是来自这条小河。由于废渣堆积太高,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废渣随着渗漏的废水与河水汇成一处,正朝下游流去,而仁里村的耕地和大部分民居就在下面。当地群众对这个废弃的尾矿库有一个形象的称呼:“悬在头顶的定时炸弹。”
据统计,在仁里村,像这样的尾矿库共有4处。尾矿库是指堆存矿石选别后排出的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是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存在溃坝危险。特别在汛期雨季,一旦失事,容易造成重特大事故。2008年9月,山西襄汾发生的尾矿库溃坝事故就曾酿成254人死亡的特大悲剧。
正因如此,国家相关办法规定:尾矿库经营单位应当为尾矿库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记者调查发现,这三家企业不仅没有尾矿库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甚至连采矿企业最基本的生产经营许可证,都存在诸多疑点和问题。记者找到岛石镇镇政府,镇长李届胜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开天公司还在生产经营,但其安全生产许可证还没批下来?
镇长李届胜:对。
记者:中矿公司呢?
镇长李届胜:是要求其停产的。
然而,在临安市安监局,副局长杜亦明却给了记者另外一种说法,不仅中矿公司和开天公司的相关手续不全,明太公司的有关手续也没办好。
杜亦明:明太公司还没证。
调查发现:仁里村的三家矿企已经存在10余年。早在2008年,相关部门就曾对仁里村的几家采矿炼矿企业进行过检查,也多次发出过整改意见。
记者:2008年,中矿公司没有通过安全资质审核,被责令停止一切经营。这个措施有没实施下去?
仁里村副主任帅平川:没有。
记者:中矿公司一直在生产经营,一直没停过?
帅平川:没停过。
记者:明太矿业公司在2008年有个处理意见,达到要求才能生产,最后这四点要求有没有落实?
帅平川:(明太公司)他们没有落实四点意见。如果落实了,我们村民是不会跟他们交涉的。
对此,岛石镇常务副镇长帅利阳的解释是,镇政府没有强制执行权,所以他们也无能为力。
帅平川:我们向有关部门反映,但我们政府没有强制权。
临安市安监局杜亦明副局长做出了类似的解释。
杜亦明:我们把整改书发给相关公司了。现在就是我们安监部门这点不好。
记者:如果相关公司还不执行,有没有强制措施?我们没办法管?
杜亦明:电不属于我们管。我叫他停电,他不理我。
面对这样一起群众反响强烈的事件,临安市安监局矿产科科长周剑认为,主要应该由国土局来处理。而临安市国土局则认为,应该由安监部门牵头,他们来配合。
临安市国土局地质矿产科科长汪松良:只要安全生产不合格,停下来,我们全力配合,我们这里本身没资格叫企业停产的。
就在责任的推让之间,仁里村的村民们几年来一直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尤其是到了汛期,村民们更是提心吊胆。
村民周红球:尾砂堆得这么高,如果我们村里发大水,大家都拿锹往外甩尾砂。汛期到了,老百姓就寝食难安。
村民程莲月家地势比较低,每年发大水,矿上的废渣都会冲刷而下,在她家里堆积很高。
村民程莲月:水太多,家里全部是水和废砂,吓死我们了。发一次大水,哭一次。
记者:每年发完大水,几家企业对你们有没有赔偿啊?
村民程莲月:一点都没有。
目前,浙江省安监局已经责成临安市安监局对此事进行调查处理。如此明显的安全隐患,地方政府为何束手无策?没有合法手续,三家企业为何能够生存多年?汛期已至,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又能否得到保障?《新闻纵横》将继续关注事件进展。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任编辑: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