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透视 » 正文

张掖丹霞为何无缘“世界遗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22 12:14:24    浏览次数:6761    评论:0
导读

近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了将中国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族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

    近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了将中国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族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联合申报的“中国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

    遗憾的是,被称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的张掖丹霞地貌,缺席此次申遗名单,最终与世遗无缘。

    张掖退出“申遗”行列

    对于张掖丹霞地貌,许多人并不陌生。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中那一望无尽的红色山脉,就是张掖丹霞地貌。

    据了解,中国丹霞地貌总数达790处,集中分布在东南部、西南部以及西北部干旱区的26个省区。其中,张掖丹霞地貌面积达536平方公里以上,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此次申遗成功的六大丹霞地貌皆在南方湿润区,唯独西北丹霞地貌缺席。

    中国丹霞地貌的申遗之路,可以上溯到1993年。当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旅游地貌学术讨论会上,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理事长彭华首次提议广东韶关的丹霞山申遗。

    2006年7月,第十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在甘肃张掖召开,湖南崀山提出全国丹霞地貌联合申遗的建议。研究会通过了由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牵头联合申报“中国丹霞”地貌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倡议书。

    在前期的申遗准备工作中,张掖丹霞地貌一直在申遗专家的考虑之列。

    2006年12月,“‘中国丹霞’地貌联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研讨会”召开,会议决定,将以“中国丹霞”地貌的名义,整合国内具有申报条件的丹霞地貌区联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2007年8月,第十一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召开,与会专家提出,中国丹霞地貌规模巨大、类型多样、差异显著,筛选名单要慎重、要突出特色、更要考虑为以后的进一步工作创造条件,建议中国三大丹霞地貌集中区以不同的方式申报。

    张掖市旅游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2007年初,建设部给张掖市发函,将张掖丹霞地貌列入申遗行列,甘肃省政府也同意张掖丹霞地貌申遗。

    但就在申遗项目启动之时,张掖市认为张掖丹霞地貌申遗条件还不成熟,决定退出“中国丹霞”申遗行列。

    缺席背后的难题

    据了解,2007年初,“中国丹霞”申遗启动之时,张掖丹霞景区几乎还没有基础设施建设,也没有成立专门的管委会。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张掖才不得不“忍痛割爱”地决定退出申遗行列。

    张掖市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市里不让报道这一事件,没有什么可说的。”

    据此间观察人士分析,张掖缺席“申遗”更多的是受制于财力不足。据媒体披露,湖南莨山得到3.3亿元的拨款支持承诺,广东丹霞山上报资金支持1.4亿元。

   

 
关键词: 张掖丹霞申遗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A1907E58208752DA2FFEB.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