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资讯 » 正文

月薪过万却不如拿800元时幸福 中产该何去何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6 14:48:37    浏览次数:139    评论:0
导读

  “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我的欲望很多,我的薪水很少…

  “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我的欲望很多,我的薪水很少……是不是就这样平凡到老,我的日子一直是不坏不好。”郑智化在歌中道出了中产阶层的欲望与无奈、失落与纠结。

  而近段时间以来,围绕着《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的发布,关于中产阶层的种种话题再次被提起:我们是如何定义中国的中产阶层?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中产阶层的幸福生活?

  有着一定财富和理想事业等表面风光的中国中产阶层,他们的生活却被房奴、车奴、孩奴、卡奴等“奴时代”的层层枷锁捆缚着,生活富足的“幸福”难以弥补他们内心的缺失感。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究竟中国的中产阶层该何去何从呢?

  中国人对“中产”的自我认同较低 多数只是“貌似中产”

  到底谁是中产阶层呢?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他说,从社会学角度来讲,有三个方面的标准来定义中产阶层。第一个标准是收入和财产。第二个标准是职业,包括国家与社会管理者、中小企业主、经理人员阶层及专业技术人员。第三个是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

  但是,这三个标准比较宽泛,比如财产有多少,是年收入6万以上,还是10万以上?没有一个严格的数字。而职业当中也有具体的分层,并不是符合那几项职业的,就都是中产阶层。至于自我认同感,那更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标准。在印度,小有资产的人就认为自己是中产阶层,他们的认同感是非常高的,所以他们有70%至80%的人都是中产阶层。但中国就不同了,中国人对自我的认同感比较低,并不愿认可自己的中产身份。

  最近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中产阶层的规模比例已达到23%左右,但其实,其中的不少人只是“貌似中产”,他们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好。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人在2005年之前在某一线城市中买了一套房子,那么到今天,从升值后的资产来看就可算是中产阶层了。但实际上,他是欠了债的。现在许多人的按揭都很高,通常要拿出收入的50%~60%来偿还按揭,这边还债,那边要相应地压缩其他消费,生活品质并不高。所以我们只能说,他们是“貌似中产”。当然,从政治学角度讲,只有这个国家的中产阶层是主要人群,大概百分之六十以上,社会结构才合理,但我们现在还达不到这个标准。

 
关键词: 中产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A1DE8E991864988E1D0DC.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