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小戥子:“中产阶层”近了还是远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07 12:48:59    浏览次数:191    评论:0
导读

  进入21世纪,中国的白领正在与“中产”渐行渐远,除了房子,还有工作、健康压力,许多白领“有‘

  进入21世纪,中国的白领正在与“中产”渐行渐远,除了房子,还有工作、健康压力,许多白领“有‘中产’收入没‘中产’生活”;更让人忧心的是,中国白领的上行之路层层受阻,从户籍制度到财富分配机制,从行业规则到潜规则,从就业到买房,个人发展的困难极大。

  中产阶层不仅仅是一种收入水平,而且还是一种生活方式。衡量一个人、一个群体是否是中产分子,不仅仅要看是否具有中产阶层的某一个或几个符号式标签,而且要看是否在社会分层结构中具有明确无疑的定位。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中产阶层是指生活水平、财富地位处于中等层次的社会群体。在社科院报告《什么人组成了中国社会中产阶级》一文中,提出了四个基本的标准来界定中产阶级,即职业标准,收入标准,消费及生活方式的标准和主观认同的标准。由于中等收入阶层是一个反映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职业结构特征等综合指标的概念,因此,应该把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调节收入分配和转换职业结构等,作为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社会政策选择的根本价值理念。而今,中国白领正在与“中产”渐行渐远,足见社会尚未准备好迎接中产阶层的到来。

  据《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显示,北京人40%已经是中产阶层。不过,北京的中产阶层内部差异明显,中小企业主与作为“房奴”、“车奴”的底层白领的收入相差9倍多。这么看来,如果我们感到自己的生活与希望的中产阶层还有距离,我们可能就是那些最底层的被拉上来的垫底的“中产”。另据报道,2010年春天,中国一线城市里暗涌一股“白领返乡潮”,越来越多的白领开始审视自己的处境,欲离开曾经梦想的一线城市,和“伪幸福”说再见。统计显示,中国一线城市,萌生离开念头的白领人士有近八成,具体比例为76.2%。动辄数百万的房子,数万元的医疗费用,甚至就连上幼儿园也要交上数千近万元的学费。中产阶层的收入在这些花费面前简直是不堪一击。

  某一个社会阶层的兴起,或者某一位社会成员的社会阶层定位,既有其社会功能性基础,又有其社会结构性空间。如果一定社会群体没有在教育水平、思想观念、技能操作等方面具备基本的社会功能,就不可能形成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中产阶层的出现不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有好处,也是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的一个标志。许多调查研究报告都指出,中国中产阶层不仅在消费上走在其他阶层的前列,更重要的是他们形成了相对理性和具有超前意识的现代消费观念,具有较强的投资理财意识,并且比一般人更能理解大众消费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事实上,只有中国中产阶层得到一定发展,才能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的健康发展,才能使多数人进行政治参与的合法机制与轨道得到设立和完善。

  从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经验来看,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有赖于超越各个阶层利益的国家利用各种合理的社会政策进行必要的调节。也就是说,合理的现代阶层结构的形成需要国家的支撑。没有政府的介人,单凭市场是难以催生出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尤其不可能使阶层间的收人和财富分配差距自动保持在社会各阶层所能承受的限度内。只有把市场的作用与国家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合理的现代阶层结构的发育成为一个自然而又自觉的历史过程。

  因此,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应当成为现阶段国家社会政策选择的核心。只有选择合理的社会政策,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社会政策体系,才能真正为合理的现代阶层结构的形成培育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才能逐渐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最终形成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关键词: 中产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95B1D57D194365E452E1F.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