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人生 » 正文

复旦女大学生的成功创业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09 14:10:02    浏览次数:236    评论:0
  转眼到了1993年,复旦大学经济系毕业的周桐宇,当过学生会主席,有了数年工作经历,拍过几部电视剧,她已经有足够大的胆识独闯世界。但就在她梦想编织属于自己的精彩之时,命运却翻云覆雨——

  留学美国,却因奶奶病重中途放弃;

  开美容院,却因资金不继终成泡影;

  应聘外企,却阴差阳错烟消云散……

  从来只是习惯成功敲门的周桐宇突然遭遇了一连串的挫败,人生惶然失措,骄傲随风飘落。这时她意识到,接二连三的挫折意味着天上再也不会掉下馅饼,她咬咬牙,鼓励自己坚持住那颗年少轻狂的心。到1994年,电脑市场在中国勃兴,蛋糕日益庞大,难得一见的手提电脑更是暴利诱人。周桐宇心一横,找了4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决心卖手提电脑去,“从此只为自己干”!她成立了一个叫威达的小公司,4个穷人没有本钱,好不容易托人赊来20台IBM手提电脑。

  赊货有账期,20台电脑,30天结账,卖不完就得乖乖关门走人。

  清晨,窗外茂名路上的梧桐树枝繁叶茂。周桐宇在窄窄的行军床上睁开眼睛,望着墙角的20台电脑,她有点茫然,有点发懵。从来没做过生意,更没销售经验,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客户,没有宣传……这些货怎样才能卖掉?

  生意就是一针见血

  她知道,上海所有像她一样的二级经销商都在做终端,每台几千元的暴利(2~3万元/台的终端价)实在诱人,那些公司都是一台一台地卖,一点一点地磨,谈成一单就狠赚一笔,因为上海市场奇大无比,总有人愿意买高价。但高价卖得实在慢,自己这样做无异于等死。怎样才能在30天内把货卖完?周桐宇顿悟,决心独辟蹊径:“低价冲市场,每台只要有500元的利润,我们就脱手。一边做终端客户,同时把货批发给那些卖高价的经销商。”

  没有终端门市,更没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开发终端客户,这部分市场只能作为次要市场,重点市场是经销商。第一,经销商都在那儿明摆着,找到他们易如反掌;第二,经销商要货量大而快,内行交易简洁干脆;第三,自己能拿到最新最快的货,在别的经销商拿到新货之前,打时间差,把货发给他们;第四,快速周转正好符合了IT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

  一个字,快!这正是自己的命门所在。

  在高额利润和快速周转之间,学经济的周桐宇本能地选择了低价快速周转,这正好符合了生意最本质的道理。“做生意就是要快,哪有时间去软磨硬缠,优柔寡断?创业之初更不需要复杂-嗦的经营理念和事业理想,所以我第一单生意的全部内涵只是——用体力和脑力,把东西快速卖出去。”

  策略既定,伙伴们马上找来上海黄页,将上面所有的电脑销售公司找出来,画了一张最便捷的公交路线图。然后每天早晨,漂亮的周桐宇穿着漂亮的职业套装,在四五月份上海春风荡漾的翠绿阳光下,挤上公共汽车,沿着线路图一个公司接一个公司去“扫街”,去敲开别人的门。“我只需要聊一聊,不管对方是经理还是业务员出面,我都能迅速让对方了解我,让我了解他们。因为我的形象和沟通能力,对方总会觉得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后来我发现,只要‘扫’足够多的街,只要把足够多的信息传递给对方,就是成功。”

  上午“扫街”,下午回公司电话回访,晚上一边吃方便面,周桐宇一边发挥个人特长煽情演说,为伙伴们描绘美好蓝图。小公司,员工太容易泄气,必须让他们每天晚上激情澎湃地回家,第二天好接着冲锋陷阵。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A4226123156330707D80E.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