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资讯 » 正文

信托管理新规触及银行信贷神经 增大直贷压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10 19:44:31    浏览次数:260    评论:0

  信托业务影响有限

  但对于信托业而言,据知情人士表示,《办法》对目前绝大多数信托公司的业务发展影响不大。

  “早在今年4月份,监管部门已向参会的信托公司表示,经相关部门测算,《办法》的出台对绝大多数信托公司的业务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而我们进行相应测算的结果也显示,《办法》的出台确实对我们公司的业务影响有限。” 东部某信托公司对记者表示。

  上述人士同时表示,信托公司从中只挣了千分之三,甚至最低万分之五的手续费而已。即使银信产品目前被暂停,对于信托公司整体利润的影响实际也不大。

  据知情人士表示,《办法》对业内瞩目的房地产信托没有出乎意料之外的限制,“因为在年初时,监管层已经将房地产信托投资的风控要求,提高到与银行贷款等同的水平。”

  一位信托业人士则认为,在银行贷款受困于规模控制的时候,房地产将更多的借助信托渠道融资。

  小知识

  在当下广受争议的银信合作产品中,信托公司是为商业银行提供运作平台,而产品的项目开发、产品设计、风险控制、资产管理均由商业银行主导和操作。信托公司基本没有话语权,一般只能获取千分之几的手续费。

  信贷类银信理财产品发行状况

  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央行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监管机构对信贷规模控制较严,信贷类银信产品于是受到各家银行的青睐,发行数量逐月攀升。

  2008年10月之后,货币政策由紧转松,该类理财产品的发行节奏明显减缓。

  2009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创下了历史纪录,银信产品同比规模出现下降。

  2009年下半年,经过上半年大量的信贷投放后,银行迫于经营和监管双重压力,又将信贷类产品发行推向高峰。

  2010年上半年,银信产品发行出现“井喷”。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信理财产品发行量在2.9万亿元左右。

  银信理财产品从合作到叫停

  2005年底,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首次尝试理财业务合作。然而,随着信贷政策的演变,银信理财合作也成为了银行规避信贷监管的手段。

  从2008年开始,银监会先后部署了三次专项调查,并利用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持续检测。

  2008年12月,银监会下发《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几乎同时,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银信合作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要求信托公司提高风险意识,防范交易对手风险和法律风险。

  2009年12月,银监会再次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宜的通知》,对银信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强调信托公司在银信合作中的主导地位。

  此外,为引导信托公司开展主动型信托业务,银监会还修订完成了《信托公司监管评级和分类监管指引》和《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

 
关键词: 银信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A45CF2391995451AAB2B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