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 » 正文

利润太低 要了廉价“救命药”的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9-29 19:45:50    浏览次数:44    评论:0
导读

  从北京到广东,从四川到浙江,全国多个地区爆发鱼精蛋白紧缺、心脏外科手术被迫暂停的情况

   从北京到广东,从四川到浙江,全国多个地区爆发鱼精蛋白紧缺、心脏外科手术被迫暂停的情况。此前毫不引人注意的这种每支售价仅几元的心脏手术独门止血药“鱼精蛋白”,一下子声名远扬。

 

  “鱼精蛋白”断货危机打开了一扇窗:独门止血药原来可以便宜到每支仅两元多钱。在普通百姓的认知里,重要的药一般都贵得离谱儿。

 

 “救命药”其实也可以如此廉价!可惜,如今廉价且好用的药几乎都濒临绝迹之险。以前感冒了,打几支便宜的柴胡就可以治愈;现在感冒了,即便是到社区卫生所,被推荐的往往是价格高出柴胡几倍的新药。上点年纪的人,可能都还会记得1元多的国产破伤风针、2.5元的洗肠药蓖麻油,但现在还有多少人能记起这些“老药”的名字?嗓子发炎了,医生开的多是头孢,谁还记得以前的青霉素?头孢动辄十几元,而青霉素才区区两元多。物美价廉的老药逐渐不见了,利润驱动而已。有药厂负责人透露,很多厂家只生产头孢类制剂,因为其利润远远大于青霉素,在头孢的大利润冲击下,生产青霉素的厂家也就越来越少。

 

  “鱼精蛋白”为何会全国性断货,尽管有药企表示“受工业污染、原材料数量及质量出现下降”,但无论医院还是药企都承认,该药价格过于低廉,其生产积极性受挫是主要原因。一些医药代表表示,“鱼精蛋白”断货或许是因为企业与主管部门的博弈:鱼精蛋白是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过低,生产企业便以此“逼宫”相关部门为鼓励企业生产而提高药品价格。“鱼精蛋白”断货让老百姓深切地感受到,新医改强调公益性回归,仅仅把目光盯在医院身上还远远不够。

 

  去年两会期间,戴秀英等全国政协委员在“关于尽快解决市场上廉价药品短缺的提案”中指出,对国内12个城市42家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调查显示,医院廉价药的缺口高达342种,其中30种药的价格在10元以下。老百姓“看病贵”,一方面是因为中间环节如医院对药物加价过多;另一方面是生产企业从源头上“切断”了廉价药的根源,后者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常常被老百姓忽视。

 

  基本药物制度推行之后,一些廉价老药一旦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很快就消失了,据说都是因为相关药企以入选药品利润下滑为由,改为生产其他药品。药企更愿意向医院和药房提供利润更高的新药,患者也只好变相地被迫使用这些价格高,但疗效可能只与老药相当的新药,进而只能挣扎在“看病贵”的困境中。

 

  新医改强调公益性回归,无论是卫生行政部门还是普通百姓,其着眼点往往落在医院身上,其实药企的责任也不容忽视。如果不能保证廉价药物的充分供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廉价药品的生产和使用问题,医改公益性回归的困局就难以彻底破解。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ABDF1B742296631CF360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