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生活 » 正文

山东济宁土地因煤而“伤”:采煤造成的塌陷达35万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28 13:45:14    浏览次数:392    评论:0

治!

“转变以恢复耕地为主的治理观念,一手抓治理,一手抓保障”

面对种种难题,刘绪平面容严肃:“济宁再也等不得,靠不得。”

这些年,济宁转变过去以恢复耕地为主的治理观念,确立塌陷地治理总体思路:对济宁、兖州、邹城、曲阜等东部塌陷区,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生态城市建设,营造湿地旅游景观和观光农业;对汶上、嘉祥、梁山等塌陷区,采取引黄淤填的方法,打造农业生态园区;对金乡、鱼台大面积长期积水的塌陷区,以新建鱼塘为主,形成综合开发利用格局;对临城靠厂的塌陷区,结合城镇的建设,建成休闲娱乐聚集区。

济宁市煤炭管理局副局长侯馨芳说,从技术的角度看,济宁地下煤在两层以上,煤矿多层开采,多次治理,难度很大。因此,煤矿企业必须确立绿色开采的理念,推广煤矸石回填置换开采、膏体充填开采、无煤柱开采等工艺,提高煤炭回采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减少土地塌陷。现在,应集中优势资金,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转型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

现阶段,济宁市有60个压煤村待搬迁,占全省搬迁量的70%。市国土部门协调兖矿集团、济宁矿业集团等企业,按照一亩地种植两季粮食的标准,每年补偿农民1200—1600元。4年后,一次性发放征用土地补偿,每亩3.1万—4.1万元。此外,政府拿出土地收益的20%,集体从土地补偿款中拿出一部分,个人添补一部分,共同建立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

“2003年以前,济宁市按照国务院规定,对绝产塌陷地实行征用,采煤企业依据征地批准文件,对群众支付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用,我们从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费用对采煤塌陷地进行治理,然后发包给失地农民,较好地解决了矿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但是,由于国家实行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管理,省里受指标限制,停止了对绝产塌陷地的征地审批,煤炭企业无法按照批文支付补偿安置费用,导致矿区群众生产生活无着落。”刘绪平建议,对绝产塌陷地采取只征不转的办法,既不占用建设用地指标,又能解决煤炭企业补偿资金的合法支付和矿区群众的生产生活,还利于采煤塌陷地治理的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济宁这座正在“疗伤”的城,也有美好的愿景。刘绪平介绍,济宁编制了矿区采煤塌陷地治理专项规划,确定11个重点治理区域、24个重点治理工程,到2020年治理塌陷地24.88万亩,恢复耕地11.59万亩。同时,充分利用城乡建设增减挂钩置换政策,编制《压煤村庄搬迁用地挂钩规划》,到2020年搬迁562个村庄,将其合并为183个中心村,节约土地5.7万亩,释放煤炭资源28.4亿吨。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马原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AC0AB5811448237A973A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