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不同
2005年、2010年两次汇改不仅历史背景不同,其肩负的历史责任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对于此次汇改肩负的历史使命,曾小勇对记者表示:“2005年的汇改没有重点考虑到促进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本轮汇改关于这些方面的压力非常大。2005年汇改时其他国家实际上还是希望中国出口从而享受廉价商品带来的优惠,但是目前全球经济体都希望中国增加进口减少出口。长期看,本轮汇改能否真正促进我国出口企业的产业升级,促进我国的资源配置从贸易部门转向非贸易部门,达成中国经济从原来以投资与出口为主要经济增长模式,转移到以启动内需来拉动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方式,目前来看存在不确定性。”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在就汇改问题答记者问时明确指出,此次汇改有利于促进结构调整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引导资源向服务业等内需部门配置,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贸易不平衡和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同时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以及维护战略机遇期,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国际经贸环境。
在此次汇改肩负调结构的历史使命的背景下,未来增长方式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汇率的双向波动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主题词。
“本轮汇改不是一步棋,预期配套的还将有其他政策的变动。近期一同推出的取消六大类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包括近期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千种商品的进口零关税政策的推出都说明,这不单单是汇改的事情,这只是我国结构调整一盘棋里的一个棋子。”曾小勇指出。
22日,在汇改的消息公布后不久,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自7月15日起,取消钢材等406种商品的出口退税。这是自2008年我国连续上调出口退税率后的一大转折,调控方向直指高耗能高污染,盲目扩大产能而产品附加值不高的相关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