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机网10月20日讯 车近海宁,高速公路两侧,海宁中国商机城的巨幅广告不时在眼前闪过。对于许多长三角居民而言,“去海宁,买商机”一语早已是口口相传,耳熟能详。价廉物美的皮衣,在不少游客眼中,甚至成了这座城市的代名词。
虽然是工作日,海宁中国商机城外的巨大停车场上,还是停满了从各地赶来的车辆。宽敞明亮的大楼内,不少商铺的营业员都忙着招呼操着天南海北口音的顾客。虽然发展势头不减,但海宁中国商机城董事长任有法还是居安思危:“作为一个传统产业,由于资源和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正逐渐消失,商机业的传统竞争力在逐渐下降,转型升级既是内在的动因,也是外部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72家房客”打造总部经济
走进海宁中国商机城三期——商机品牌风尚中心,72幢崭新的小楼错落有致。每幢楼的大门前,都挂着各具风格的品牌商标。商机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别看这些品牌现在都还默默无闻,入驻这里的,可都是国内极具潜力的商机公司,未来的世界品牌,有可能就会从其中诞生。
2008年8月,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下,海宁中国商机城投资6亿元,兴建了建筑面积逾20万平方米的风尚中心,这是国内首个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的的总部商务区,围绕实现商机产业链的整合,集商品展示、设计开发、品牌运营和总部商务等功能于一体,为商机企业实现“脑体分离、品牌运作”提供了平台。2010年起,逐渐有企业入驻,目前,“72家房客”已基本到齐。
海宁丹巴拉皮草有限公司的7层小楼,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二楼作为展厅和卖场,三楼是办公区,四、五两层作仓库,最上面的两层则被设计为接待和员工休闲的会所。总经理封海明告诉记者,搬入这里之前,企业就已开始将生产环节逐步剥离,转而以研发和营销为主业。入驻品牌风尚中心后,周围同业者众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又可实现资源互补,可谓“蛟龙入海”了。
任有法说,作为全新的总部商务区,商机品牌风尚中心未来将被打造成中国商机产业的商贸平台、出口基地和商机名牌汇聚之地,使海宁商机产业集群效应发挥全新的积极意义,进一步提升海宁中国商机城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设计师走廊”走在时尚前沿
就在风尚中心的左边,沿着一条弯曲雅致的小河,26套设计别致的小木屋点缀其间,这便是海宁中国商机城最新建立的“设计师走廊”了。工作人员说,这条走廊的每一幢小木屋,都是优秀的商机服装个人设计师或设计机构的工作室。其目的,是将海宁打造成真正的中国皮装设计思潮发源地。
时尚、时尚,还是时尚!早几年,海宁中国商机城就把自己的广告语变为“我看世界,风尚看我”,正式意识到时尚在促进商品增值,提升市场附加值方面的重要意义。任有法表示:“用时尚来提升产品附加值,是最符合中国商机产业转型升级实际的战略选择。以海宁每年600万件皮衣走时尚路线计算,只要每件多卖200元,一年的时尚附加值就超过10亿元。”通过一系列的培育措施,如成立商机设计师协会,和清华大学、中国美院合作分别设立设计研发培训机构,引进院校智力提升“海宁设计”的理论素养;与法国时尚设计师协会合作,建立国际商机品牌与设计交流中心等,海宁中国商机城兼收并蓄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快赶超国际一流设计水平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