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佘桂荣:中小企业市场化融资需要新渠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02 12:54:34    浏览次数:140    评论:0
导读

  中小企业市场化融资需要新渠道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旧。目前解决办法的一个方向是政府扶持

  中小企业市场化融资需要新渠道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旧。目前解决办法的一个方向是政府扶持,但这是不可持续的,需要探索出一套市场化的融资体系。

  所谓市场化融资体系,包括建立符合中小企业经营特质、周期特性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完善契合中小企业成长个性的富有弹性、均衡发展的融资结构,以及通过公开市场融资自发筛选机制促进中小企业规范发展。

  去年年底,银行间市场推出了首个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产品——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截至目前,集合票据已为38家中小企业筹措生产资金20.05亿元。

  从某个层面上说,集合票据正是中小企业市场化融资的探路石。

  首先,集合票据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选择。传统的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已远远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等公开市场融资方式,成为必然选择。

  一般认为,中小企业单体发债规模小、信用级别低,难以得到包括银行、保险公司等风险规避型投资者的广泛认可,而同时,经过多年发展,证券公司、股权私募基金等风险偏好型投资者已经成长起来,具有一定的高收益、高风险产品投资需求。集合票据作为高收益债券的雏形,既满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诉求,又提供了适合风险偏好型投资者的投资产品。

  其次,通过发行集合票据还可促进中小企业规范发展。公开市场融资需要市场化运作,在产品交易结构设计、风险控制安排、信息披露和中介服务等方面,产生了具有普遍约束的各种交易规范准则,这些准则无形之中构成准入门槛。

  而从长远发展看,要建立中小企业可持续的市场化融资长效机制,需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坚持市场化发展的核心原则,利用市场化工具和管理手段,给予中小企业自由选择权,促使其成为理性的市场参与主体。

  二是完善配套制度环境,市场各方各尽其职、形成合力,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小企业认定标准,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实施流程及市场化融资机制,搭建包括风险分担、信用评级等制度在内的维系融资有序运行的制度平台。

  从短期工作推进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发行体选择及投资者队伍培育等各种要素协调发展。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现状表明,产品创新是推进市场整体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目前来看,集合票据今后可能的两种路径如下:

  其一,在现有票据分层等内部信用增进安排的孵化下,最终推出优质中小企业单体发行的、有中国特色的高收益债券。

  其二,在解决SPV设置法律障碍后,真正引入证券化技术,推出中国式的“P-CBO”。这就可以通过证券化实现大量资产现金流打包,使得违约、回收数据变得连续,从根本上解决现有集合票据有限现金流打包、违约回收数据离散引致的单笔违约对债项信用级别影响较大的弊端,为资产证券化产品在我国大发展做好技术准备。

  随着高收益债、中国式“P-CBO”出现,市场“信用下移”将使发行主体的信用风险得以梯次性暴露。

  推出人民币CDS为代表的信用衍生品成为必然选择。通过信用衍生产品合约,信用风险被从标的资产中剥离,成为市场上一种可以购买的产品。买卖双方多了一种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从而能够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构造投资组合灵活分散处置风险。(作者单位:中国银行(601988,股吧)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B757A3E9106835536878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