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王艳明:非法企业竟成纳税主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6 14:51:11    浏览次数:159    评论:0
导读

  河南省从2005年就开始大规模取缔实心黏土砖厂,2007年明文规定所有黏土砖窑都必须关停,2008年

  河南省从2005年就开始大规模取缔实心黏土砖厂,2007年明文规定所有黏土砖窑都必须关停,2008年发出通知严禁生产黏土砖,2009年要求一律取缔违法无证的黏土砖厂。禁令一道接着一道,却没有阻止住黄河中下游滩区内黑砖窑泛滥成灾,仅开封某乡就有非法砖窑97座在生产,中牟县更是高达180座。(《京华时报》7月25日)

  透视这种非法砖窑屡禁不止并且日趋泛滥成灾的现象,有相关部门只登报废止证照或批文,而对黑砖窑不采取任何实质行动的原因;有“九龙治水”监管乏力、部门间相互推诿的原因。但是,更主要的问题是,砖窑非法生产却要“合法”纳税,开封县袁坊乡每家砖窑需缴税15万元,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开封县贡献税收1500万元;中牟县每座砖窑纳税5万元,借此每年税费收入高达近千万。

  在政府眼皮子底下非法生产,却又被政府“合法”收税;基层政府一边高举上方禁令,一边却如抽水机一般,从被严令禁止的领域抽取税费,这实在是一种黑色幽默。利益盘根错节是不必说的,当地村民的利益、黑砖窑业主的利益、当地政府财政的利益,都被拴到了一根绳子上。在各方吞噬黄河中下游滩区利益的同时,这些密密麻麻如织的黑砖窑对防洪的影响、对耕地的破坏,被远远地抛到了一边。

  当地村民、黑砖窑业主非法牟利是显而易见的,而基层政府也成了非法牟利的主体之一,让人大跌眼镜。政府税收的前提之一,即是自然认定需要缴纳税赋的行业合法经营。因为税收的存在,无异于当地政府部门承认这种非法生产是合理合法的,事实上,其并不具备这样的认定权。政府部门放任非法行业大肆生产,而且从中收取税收,那么政府部门就成了非法行业的最大靠山和幕后推手。

  从紫金矿业(601899,股吧)的污染事件,到九曲黄河滩区被挖得千疮百孔,都暴露出最大的问题或许不在企业和民间,而在于基层政府部门行政跑偏。一旦政府行政踏上了一条畸形之路,那么不只行政的权威和政府的公信力被涤荡无存,各种乱象频仍且错综复杂,几乎就是一种必然。

本周热点评论
余丰慧:高房价逼中产移民 叶檀:中级反弹难掩股市风险
郎咸平:谁打破日本品质神话 李选辉:省长老婆我们都打
时寒冰:二套房贷松房价何从 三峡答问:万年一遇洪水咋防
乔志峰:厅官夫人变邓玉娇 巴里:韩寒贵在敢“放屁”

 
关键词: 非法企业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B783E07A18764E612BC8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