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为了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国家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中均有明确规定:严禁非法占地。但在一些地方,滥占土地之风却屡禁不止。日前,有观众向我们反映湖北省蕲春县有大片土地被非法占用,焦点访谈的记者前去进行了调查。
开发公司:"高尔夫球场占地1200亩"
7月下旬,记者在蕲春县蕲州镇土台村看到,公路两侧的大片土地已经被铁栅栏围了起来。记者了解到,在这里圈地搞开发的是一家以我国古代医学家、《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来冠名的公司--李时珍健康产业开发公司。村民说,这家公司是搞房地产开发的,把地围起来后就不让他们进了。
这位村民介绍,被铁栅栏圈起来土地达一两千亩,原来都归土台村集体所有,其中有林地,还有大片农田。土台村离蕲春县城20多公里,在这个村庄圈占这么大片的土地,这家公司究竟要开发什么房地产项目呢?现场的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这是高尔夫球场。那边已经都栽草了,我们这是18个球洞。"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早在200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就颁布禁令:各地方、各部门一律不得批准兴建新的高尔夫球场。那么,这个去年才开工的项目真的是一座高尔夫球场吗?记者找到了投资方--湖北李时珍健康产业开发公司了解情况。公司副总裁管康平直接了当地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建设的项目的确包含一个高尔夫球场,占地1200多亩。
管康平告诉记者,这座高尔夫球场其实是他们公司正在开发的国际健康论坛乡村俱乐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县里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国际健康论坛乡村俱乐部从规划、立项,到用地审批,整个过程都很顺利。管康平说:"哪个地方不想发展经济呢?我这个项目一旦做下来,它毫无疑问会给当地经济带来很大的好处。"
立项审批:"没有监管"
既然国家早已明令禁止高尔夫球场的开发建设,那么蕲春的这个项目又是如何通过一系列审批环节得以动工的呢?
2008年5月,李时珍健康产业开发公司向蕲春县发展和改革局提交了国际健康论坛乡村俱乐部的立项报告,项目总投资1.98亿元,规划用地1600亩,这1600亩当中就包括了1200亩的高尔夫球场用地。一个多月后,蕲春县发展和改革局居然核准了这个包含着明显违规内容的项目。对此,县发展和改革局的叶茂局长是这样解释的:"高尔夫这个项目没有单独报批,李时珍产业股份公司当时报批的是叫健康论坛中心,在健康论坛中心报的这个材料里面没有单独写这个项目(高尔夫球场)。"当记者问叶局长知不知道这个项目里包含球场时,叶局长说:"后来在建设过程当中发现有这么一个内容。"
如果说在立项审批之处由于失误,让企业蒙混过关,那么蕲春县发展和改革局在发现企业违规兴建高尔夫球场的事实之后,就应该断然采取补救措施。可是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