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善于借力 陈道荣
身价:16亿元
根据:有关资料估算
排名:第七
公司:华仪电气

2007年2月1日,正在杭州参加浙江省人大会议的陈道荣,突然接到众多祝贺电话和短信。当天,华仪电气(600290.SH)正式在A股主板市场亮相,作为董事长,这不仅使得他的财富倍增,也终于实现了他又一个梦想。
陈道荣的家乡温州乐清市,号称低压电器之都。这里拥挤着成千家低压电器企业。但是,陈道荣却选择了很多人认为“不务正业”的高压电器。他用了16年时间,将创业时的4万元做到了上亿元,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
2002年春节前后,他的电器生意正如日中天,但他却宣布了一个令集团高管们难以理解的决定:“我们要做风机,要进入风电行业。”同时,在很多场合,他也向人们描绘了他心目中的华仪电气,“华仪电气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以风机开发为突破点,进军风机制造和风力发电等相关行业”。
如今来看,这是他事业的转折点,也是他财富的新起点。然而,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甚至高呼:“致力于高压电器,才是我们的方向;”也有人忧心没有核心技术,只能给别人当配角。
面对高管们疑惑的眼神,陈道荣解释说,“我不想把自己的钱全部重复地投资在高压电器上,我就是不喜欢和别人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争饭吃,我要把钱投在风机上,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很有意义”。经济学家马津龙这样看陈道荣:陈道荣形象粗犷,俨然一介武夫,但却很有儒商气质,是个乐于学习和善于思考的企业家。
2002年3月,华仪电器集团的子公司华仪风能开发有限公司应用而生,这是陈道荣手中的一把利刃,也是华仪电气上市核心的资本之一。同时,陈道荣还竭力寻找技术支撑的合作者。2005年5月31日,华仪电气与国内风机生产和风场开发实力极强的新疆金风科技股份公司合资组建浙江华仪金风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正因借力当年的风电龙头老大金风科技,华仪电气的风电业务迅速显露头角。同年,华仪电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780千瓦风机成功下线,并实现批量生产。3年后,3台780千瓦风机出口智利,成为中国首批出口海外的风机项目。
此时,如何寻找更多的资金将企业做得更大?他选择了上市。
事实上,早在2000年,陈道荣就曾尝试让华仪电器集团上市,但因为新股发行改革,便被挡在了IPO的大门之外。在短暂的失望与调整之后,陈道荣转变思路,开始尝试借壳上市。这一次,他的目标在主板。
2007年2月1日,华仪电气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借壳上市成功,这是乐清市首家上市企业,也是温州市第一家在主板上市的民营企业。
作为温州第一家主板上市的民企,华仪电气并没有让股民们失望——上市当天开盘,报价就高居22.01元,相比当初停牌日的收盘价15.47元,大涨42.3%。当日最终收盘23.35元。
借壳上市成功,陈道荣的身价达到了新的高度。“华仪电气的成功上市,几乎让他的身价翻了一番。”有人曾表示。按照华仪电气上市8天后的收盘价22.17元计算,按陈道荣持有的华仪电器集团73.25%股权,整个集团则持有华仪电气56.30%的股份,从而使得间接持有华仪电气41.24%股权的陈道荣,身价已经接近16亿元,而在上市当天,陈的身价更是一度高达19.5亿元。
尽管身价倍增,并跨入亿万富豪的行列,但是陈道荣在公开场合曾表示,他不得不无时无刻面对投资者带来的压力。“股票增长的时候,依旧感觉像是有人在用皮鞭抽你,压力很大。”他一边说,一边伸出右手在半空做出挥鞭的手势。
与陈道荣颇为类似的是,张传卫也是从电器领域“半道”转入风电,广东中山的明阳风电(MY:NYSE)在他带领下,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登陆纽约交易所。
4.玩转资本 张传卫
身价:6亿元
根据:有关资料估算
排名:第十
公司:明阳风电

张传卫财富的真正爆发,始于2005年正式进军风电业。
这一年,“风电设备的国产化水平要达到70%”的政策让韩俊良、武钢、包士金等一大批人内心骚动了起来。当然,对于爱冒险的张传卫而言,这样的机会更是不容错过。他信誓旦旦地说:“这是一次赚取百亿产值的绝好机会,说不定到五六十岁还能做个千亿企业。”
2006年,张传卫不仅成立了广东明阳风电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明阳风电),而且开始了他的资本冒险。但刚开始并未得到公司内部人的理解。风电项目的启动需要大笔资金,夸下海口“不用老公司一分钱”的张传卫从哪里找钱,这是很多人的担心。
在这种紧要关头,张传卫迸发了前所未有的能量。他依靠手中市价750万元的50亩工业用地,开始了空手套白狼的行动。于是,他找到当地政府,将这块工业用地协调转变为商业用地,就这样,地价涨到5000万元;他再用这块地皮作抵押,贷得3000万元:1000万元支付给世界风电一流设备制造商购买知识产权;1000万元用作项目启动投资;剩下的1000万元再购买200亩地皮。新地皮半年后便涨价约70%,张传卫再将其抵押给银行,又贷得3000万元。
如此一来二去,一块地被变成两块,两块地变成流动资金。如果说,倒手地皮获取最初资金实现“空手套白狼”,是张传卫获取财富的左手,那么,让风险投资商心甘情愿为自己投资,则是他得到财富的右手。
从2006年到2009年,张先后与百余家投资机构接触过,包括高盛、美林、淡马锡等国际知名投行。投行听了张传卫对于明阳风电的未来描述,以及对他的企业进行实际考察之后,有人开始犹豫了。对于这样一个有投资前景,但规模又小的企业来说,“投资过多股权占比会多大,投资少了又办不了事。”
张传卫却毫不犹豫地说,这并不是问题。
他赢取投资者的秘诀是向他们画了一个大大的蛋糕。“到明年底,明阳就可以达到10亿元以上产值,一亿元的利润。按6倍的PE值并不高,10倍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风机刚下线,有风险,所以才降到6倍。”由于投行对明阳风电的未来前景普遍看好,于是风投资金一涌而来。美林注资3000万元,意大利索法芙注资一亿元。随着第一批风机下线运行,明阳的估值一路看涨。
随后,瑞银和摩根斯坦利以及国内诸多投行纷纷参与明阳风电的募资。到2007年底,明阳风电募集的资金已经超过了2.7亿元。据业界传言,2008年4月至8月期间,与张传卫吃一顿饭的机会被两家机构私下炒到100万元的天价,堪比巴菲特之宴。投行对明阳投资的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而张传卫财富的真正来临,则是明阳风电上市的那一刻。
2010年10月1日,当很多国人都在忙着为长假好好放松准备的时候,张传卫却处在神经最紧张的时刻。这一天是明阳风电在纽约交易所上市的日子。在此前的63个小时里,张传卫一直睡不好觉,每天都起个大早,在曼哈顿中央公园晨跑。
张传卫敲响纽约交易所上市的钟声后,曾到中山市考察的意大利索法芙董事长激动地上前与他拥抱。这位70多岁的老先生百感交集,其曾经预感到这个民营企业会成功,但不曾料想,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小工厂会以如此惊人的速度野蛮生长。
这一次,明阳风电一共发行2500万存托股,每股定价14美元,募集资金3.5亿美元,创下2010年中国公司赴美IPO募集资金之最,这也是中国第一家风机制造企业在美国上市。其后,张传卫以8亿元的身家,被胡润排在富豪榜的第885位。
不过,事后张对此坚决否认,“所谓的8亿元,都是他瞎猜的”。
2010年底,明阳集团产值已达113亿元。踏上百亿元台阶后,明阳又开始了新的转型。张传卫表示,明阳风电下一个五年计划是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从风电制造商转型为风电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预计三年之后,技术服务的产值占比将大于风电设备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