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次新股是今年市场上极为活跃的品种,这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今年6月1日在中小板上市的天虹商场(002419,股吧)上周五创出上市以来新高,累计涨幅13.27%;5月18日上市的多氟多(002407,股吧)和四维图新(002405,股吧)至今累计涨幅分别为30.69%和40.56%;8月20日刚在创业板上市的西部牧业、龙源技术和建新股份首日分别上涨151.93%、57.7%和44.74%。窥一斑可知全貌,这些案例正是今年中小板和创业板次新股上市后受资金热烈追捧现象的一个缩影。
推荐阅读
·封基折价扩大的极限位置·估计8月19日大盘会拉升 淘金中报私募重仓股
-
中报曝光华夏基金“独门”重仓股
社保基金继续加码创业板
基金9亿豪赌华谊6700万利润
上海基金四大乱象集中爆发
基民平均亏损12% 2万亿富了谁?
60只医药股破6124点收盘价
背后的核心推手就是机构资金
天虹商场上市首日便遭3机构抢筹,合计买入约3000万元;多氟多、四维图新上市后连续多日机构席位均现身买入前五名,已公布中报的四维图新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8家机构,包括今年风头最盛的明星私募泽熙瑞金一号;上周五晚间的成交回报更显示,龙源技术买入前两名均是机构,合计买入近9000万元,建新股份则有4机构抢筹,合计买入1.25亿元左右。
一方面,机构资金在流通盘规模明显较小的中小板和创业板次新股上市后迅速大手笔建仓,使得其筹码急剧集中,这为此后其股价大幅拉升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这些个股在机构资金推动下的亮眼表现也吸引来众多跟风资金,为其股价持续上涨打开了空间。
然而,事情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今年二季度市场开始大幅调整使得机构资金在众多次新股上复制上述成功案例的“图谋”受挫。据记者统计,从已公布的中报数据中可以发现,在二季度上市的中小板、创业板次新股中,有24只个股虽然上市后同样遭到机构资金的迅速抢筹,但其股价至今未有明显上涨,机构资金并未成功获利。目前,这24只个股中已经沉淀了来自机构的逾53亿元巨额投入,但整体收益率只有0.43%,这显然难以让这些尝过甜头的机构满意。
随着市场逐渐回暖,这24只筹码已经被实力雄厚的机构资金高度锁定的品种极有可能再现上半年中小板、创业板次新股“牛市”的盛况。而现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股价还在机构建仓的成本价附近甚至更低,和那些累计已经有不小涨幅的品种相比显然更加具有吸引力,也存在更大的升值潜力。

24只次新股酝酿喷发

24只次新股酝酿喷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