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战略发展 » 正文

经销商返利之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1 10:48:49    浏览次数:160    评论:0

    3、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

    当然了,采用这种返利的手段,厂家也有自己的考虑:

    一方面厂家希望节约费用,将利润最大化,利用不带返利的货物抵顶返利可能是一种看似有效的手段;

    一方面厂家考虑市场秩序的稳定、考虑经销商队伍的稳定,要拴住经销商不被竞争对手瓦解。所以通盘考虑下,在制定统一的返利政策时,必须将一些“不规矩”(窜货、砸价扰乱市场秩序)、“不坚定”(对企业的品牌摇摆而不投入大的精力、随时可能接手竞争品牌而被竞争对手瓦解)的经销商。再有一种现实情况就是,经销商可能同时经销不同的品牌,比如同样是可乐产品,经销商可能同时经销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相互竞争的品牌,企业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可能是将返利政策作为一种竞争手段:尽量占领经销商的资金和库存,挤占竞争对手。

    当然,在厂商合作中还有另一种不和谐的地方,也是厂家考虑的:经销商永远倾力于畅销的品种,想通过快速流通赚钱;厂家永远希望经销商能跟着企业的步伐,配合企业的战略,该推哪个品种,就将主要精力、人力和物力倾注到这个产品上,以此完成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目标。而且很多时候往往市场上的畅销产品可能不是厂家主推的目标

    所以,很多时候,厂商之间存在主推方向的分歧,这种情况下,厂家在沟通说服、激励不见成效的情况下,可能就会采取强制性手段,用企业主推的非产销货物抵顶返利,希望以此逼迫经销商销售主推产品。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厂家将“货物抵顶返利”作为一种消化不良库存的手段,这就是厂家的不道德了。

    4、让返利不再是问题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出现这种情况,经销商和厂家都应该进行反思,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关键是明白自己的位置和作用。说白了,厂商之间终归还是一种合作关系,无论强势也好、弱势也罢,不是谁离开了谁就不能活了,既然还在合作,就说明还有合作的价值:厂家需要经销商,经销商也需要厂家。

    一方面,厂商都要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明白厂商之间是一种互利的合作,不是谁靠着谁过日子,更不是谁养活了谁。如果心态能保持平衡,那种“店大欺客、客大欺店”的心理和行为就会少很多。

    另一方面,作为厂家必须明白经销商“不规矩”和“不坚定”是有理由的,一味用强并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合作,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经销商“不规矩”,说明厂家的市场管理力度不够,说明厂家的市场价格管控能力不行。厂家不光是要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同时还必须重视对自身营销队伍的管理。在实际情况中,经销商的直接窜货是一方面,还有厂家业务人员为了完成销售任务纵容、协助经销商窜货的情况,更有厂家的业务员为了从中获利直接窜货的情况存在,所以,窜货不能一味的归结为经销商,企业也必须从自身进行审视,以控制窜货为目的的“货物返利”政策应该值得反思。

    对于经销商的“不坚定”,同样也是有理由的,我们说了,经销商做事“重利”的,之所以经销商不坚定,可能是因为厂家品牌/产品的获利水平不行,不如竞争对手。

     

 
关键词: 经销商,返利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D0094225170505BDAB34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