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务视点 » 正文

中国市场:苹果谷歌胜算各几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1 10:52:47    浏览次数:286    评论:0
导读

    本周,苹果在上海浦东新开了一家旗舰店,大增它在中国的曝光量。四周的玻璃是旗舰

    本周,苹果在上海浦东新开了一家旗舰店,大增它在中国的曝光量。四周的玻璃是旗舰店的围墙,这玻璃也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曲线型玻璃。这家店和苹果在曼哈顿的旗舰店在设计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苹果表示到2011年要在中国开设25家分店。它表达的信息是明确的:我们有产品线,又有旗舰店作为载体,因此要在中国获得广泛市场。许多中国分析家认为,长久以来苹果都没有对中国市场给予足够关注,丢掉了在中国扩大市场的机会。现在,这些分析家可以闭嘴了。

    iPhone掀起苹果对中国的第一轮进军。手机在中国无处不在。而iPhone的屏幕设计友好且便于操作。第二轮狂潮来自iPad:这小小的平板电脑已经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世界销售记录。第三轮狂潮来自iPod和iPodTouch:这两种产品可以满足不需要手机的音乐发烧友和希望少花钱体验苹果系统的人。最后一波狂潮来自MacBookPros,它满足需要全功能计算机的用户。可见,苹果有不同价位的产品来满足中国用户。

    苹果面临来自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竞争。摩托罗拉和宏达电通过Android系统安装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以丰富手机功能。在美国,很多分析师认为开放的Android操作系统会最终赶上并超越iPhone。

    但是,一些原因使本立论在中国不成立。

    首先,苹果生产自己的手机:它和富士康签有在中国制造iPhone的合同。中国联通是iPhone在中国地区的唯一运营商。在美国,AT&T公司通过电话套餐平衡iPhone的生产成本,使iPhone4不到300美元的售价成为可能。而在中国,中国联通只是以协议价格买走了苹果的iPhone,并没有与苹果分享套餐收益。iPhone是专门为苹果生产的,苹果把中国市场的销售权以其自身尚可获利的价格卖给联通的同时,就把中国的市场风险转嫁给了联通。虽然这并不影响苹果在中国的利润,但iPhone在中国的市场增长比联通预计的要慢得多。

    谷歌的盈利模式和苹果完全不同。谷歌依靠广告收入和本地服务盈利。现在的问题是,谷歌在中国不能提供在其他地方可以提供的如谷歌地图为例的本地服务。没有政府授权的执照,谷歌甚至不能用广告收入抵消当地市场成本。

    这意味着谷歌的营销资金主要来自宏达电、摩托罗拉等设备制造商。可这些制造商的盈余比苹果小得多,在营销上可周转资金也不多。说到底,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愿意投入多少钱推广Android平台。但中国移动现在还在iPhone的问题上跟苹果反复纠缠。即使苹果已经把中国的独家销售权卖给联通,移动也没断过在iPhone销售上与苹果的对话。

    摩托罗拉把Android在中国默认搜索引擎换成百度,使谷歌在中国更加举步维艰。谷歌把资金投到这个Android平台上,就会为其竞争对手百度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谷歌不在推广Android上投入资金,只依靠制造商和合作伙伴在推广Android,Android仍处于困境:苹果从硬件产品销售上获利,用收益营销中国市场,苹果系列深入到中国消费者的心中。这对谷歌也绝非福音。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D79A36A217238D09B1D9A.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