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改善这些变革的政策是什么
我们可以再看一下上面列出的几个环境要素,并给改善它们的建议。由于上述列出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因素太多,我将仅对政策建议加以分析。
中国政府在推行经济改革、提供市场机制,以及在为企业家生存发展提供基本社会和经济基础设施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这是许多观察家的共识。
在指导宏观经济政策运行的政策中,中国政府做得也不错。当世界其他地方正经受经济停滞时,中国经济却在努力增长。要提出改进建议也很简单,比如更大限度地放开人民币。对于中国政府高层官员来说,让人民币迅速升值是有风险的,因为很大一部分人都会发出反对的声音。一个更可行的方法是用大量的外汇储备来换取中国经济的发展,如西部的发展。
通过经济改革,中国政府建立了市场机制。下一步是让留给市场机制更多的自由,主要通过企业家的努力,去实现市场机制的自我自然演进。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这样的例子,在给定足够的经济自由的情况下,市场机制自然朝着更合理的方向演变。比如,20世纪20年代,纽约股市就是在没有政府参与的情况下自发成立的。
文化只能缓慢地变化。政府通过增加并改善公民教育,可以提升中国公民的文化素养。我将这一因素视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部分。通过完善教育和医疗系统,取消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政府能够改善人力资本的形成。就医疗系统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地方政府垄断并控制了医疗供应,尽管消费品和服务快速增长,但医疗的供应却仍然停滞不前,因为地方政府更热衷于将其收入用于城市的发展。允许并保护私有医疗机构的自由进入能够增加医疗供应,并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并因此优化中国人力资本。
企业家在促进中国经济变革过程中已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可能在提升中国整体福利方面,他们还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比如超越通过看不见的市场之手获取个人利益,而为集体利益作出自己的贡献。和其他人一样,企业家通过自学和社会实践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在2008年四川大地震中,中国人民已经展现了乐意助人的意愿。
本文描述了中国企业家群体及他们成长的环境,解释了为什么成功的创新能够持续,并对促进中国企业家未来良好发展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邹至庄(Gregeory C Chow),著名华裔经济学家,著有《中国经济随笔》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