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评论 » 正文

国内成品油价今年首次下调天然气基准价上调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01 12:36:47    浏览次数:65    评论:0
导读

国家发改委昨日在其网站上发布信息称,将把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由每立方米人民币

国家发改委昨日在其网站上发布信息称,将把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由每立方米人民币0.93元上调至人民币 1.16元,这将使城市居民每户每月增支人民币4.6元(合0.67美元)左右。

据华尔街中文网消息称,中国将从今日起,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上调约25%,这是中国为促进资源节约而推行的长期改革的一部分。

此前,为控制居民的生活成本,中国的天然气价格一直远低于其他燃料价格。但这导致了天然气需求、特别是工业领域的需求激增,从而导致严重供应短缺。发改委称,中国预计将在今年进口超过1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未来十年将有数十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输送到中国,其中多数天然气的进口价格都是国际市场价格。

另据解放日报消息,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称,此次提高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主要基于三点原因考虑。一是因为国内天然气资源匮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二是因为国产天然气价格大幅度低于其他可替代能源价格,此前,国内天然气价格相当于燃料油价的三分之一,进口天然气价的一半。第三点,供求矛盾的日益突出,由于国产天然气价格低,而造成各地争上以天然气为原料的高耗能项目,也导致天然气需求增张过快,还有部分地区出现" 气荒"现象。

此外,国家在提高天然气出厂价的同时,还出台了完善天然气价格管理的政策。包括取消价格“双轨制”,扩大价格浮动幅度等。并轨后的出厂基准价格允许浮动幅度统一确定为上浮10%、下浮不限,在规定浮动范围内,根据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具体价格。扩大价格浮动幅度,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上述发改委负责人还表示,各地居民气价调整的时间和幅度,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履行规定的听证等程序后自行决定。确保低收入群体不因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调整而降低生活水平。且妥善处理气价调整对出租车运营成本增支的影响等问题。

此次上调天然气价格或许会促使国内最大的陆上天然气开采商中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增产。

河南93#汽油每升降0.19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昨日宣布,自6月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30元和220元(折合每升0.2元左右),跌幅近3%;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23元,并进一步改进天然气价格管理,完善相关价格政策。

此次油价下调“及时、足额”

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说,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综合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内成品油市场供求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及时、足额”降低成品油价格。

曹长庆说,价格司在长期监测国际油价走势的基础上,预测到5月31日是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调整成品油价的时间窗口,提前做好准备,确保在最早的时间下调成品油价。

车用天然气与油比价:0.75∶1

曹长庆解释说,汽车使用天然气与汽油具有较明显的替代关系,目前国内车用天然气价格明显偏低,二者比价关系严重扭曲。

他举例说,以1.6升排量车为例,百公里耗油8升左右,耗气8立方米左右,按全国93号汽油平均最高零售价格每升6.5元、车用气价格每立方米 2.9元估算,百公里用油支出52元左右,用气支出仅为23元左右。

此次调价,发展改革委将部分油气田一、二档气价进行并轨,取消了价格“双轨制”;进一步扩大价格浮动幅度,允许供需双方以出厂基准价格为基础,在上浮1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价格。

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原则上按照与汽油最高零售价格不低于0.75∶1的比价关系理顺车用天然气价格。目前车用天然气价格较低、一步执行到位确有困难的地区,此次可先按不低于0.6∶1的比价关系调整,两年内调整到位。

气价上涨原因:资源匮乏

曹长庆说,这次提高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国内天然气资源匮乏。我国天然气资源人均占有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2006年我国成为天然气进口国之后,进口数量逐年增加,去年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8%。

二是国产天然气价格大幅度低于其他可替代能源价格。

三是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国产天然气价格大幅低于其他可替代能源价格,各地争上以天然气为燃料的高耗能项目,导致天然气需求过快增长,“气荒”和加气难现象时有发生。Y据新华社、深圳商报

中石化中石油(10.98,0.13,1.20%)油价不同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DE4FD96B10307EA00F78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