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月初访问缅甸期间,与缅甸政府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其中最受外界关注的,莫过于商议多年的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终于正式落实动工。该条油气管道开通后,无疑将有助舒缓目前中国石油(601857,股吧)进口严重依赖海运的“马六甲困局”。具体来说,“马六甲困局”是指:一、马六甲海峡主航道航行条件不佳,且易受海盗袭击影响。二、马六甲海峡属于多国共有,由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重要,美国一直有意染指并试图控制马六甲海峡的航运通道。
由见及此,云南大学教授吴磊2004年建议开辟中缅原油管道。其具体线路为:首先通过海运将石油运送到缅甸北部港口实兑。再通过九百公里的输油管线经曼德勒和瑞丽,终点到达昆明。据评估,中缅油气管道一旦开通,将大大缩短中国进口石油运输的行程。此外,也可以提高石油运输的安全性。
但实际上,中缅输油管道纵使建成,也存在着许多难题。其一,现在的中缅石油管道运输方案是中东、非洲石油在缅甸的马德岛上岸,然后沿中缅石油管道输入到云南的瑞丽,进入中国境内。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条管道的全程一直都是在爬山,要穿过地质构造复杂的横断山脉、波涛汹涌的澜沧江、伊洛瓦底江等江河、亚热带原始森林,技术上存在很大难度。其二,石油运输到云南之后,如何输往其它省份?中国的经济重心主要地区在东部,而不是在西南地区。何况云南地区缺少石油工业基础,石油输送的基础设施有限。中缅石油管道建成后,便需要相应地在云南建设大规模的石油冶炼基地,同时筹建从云南向其它省市的输油线路和管道。过程中也将涉及到庞大的成本问题。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计划完工后,按照规划,这条油管的年设计输送能力将为两千万吨,大约相当于每天可以进口四十万桶。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对进口石油的胃口会进一步加大,这条油管肯定无法破解“马六甲困局”。要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未来有必要进一步扩大中缅输油管道的建设。但一旦加强中缅输油管道及配套工程建设,就会无可避免地使中国石油进口更加依赖他人,这才是最急需思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