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国纪平:不负责任的“中国经济责任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6 14:50:42    浏览次数:270    评论:0

  

  “中国经济责任论”反映了近年来对中国实力高估的一种倾向。

  从外部看中国,各国民众往往是基于自己的体验,但这种体验是有局限性的。比如,当他们看到超级市场里越来越多的中国货,看到媒体上连篇累牍地报道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或是当他们有机会来中国旅游,看到大城市里高楼大厦林立,高速公路连接成网,他们当然会对中国产生一种惊羡的感觉。美国的一些民意调查表明,不少美国人误以为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

  国外一些研究机构对中国的研究建立在西方社会科学体系下的计量统计和数据分析基础之上,缺少深入调研,往往脱离中国的实际。

  这些对中国的观察都是浅表式的,它们只看到了中国过去30年的变化比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快,却忽视了中国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无法用数字来表述的。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和资源约束矛盾突出,社会就业压力很大,还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未脱贫。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在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之前,中国只能量力而行,不可能去承担那些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种种责任。

  

  摩根士丹利一项研究表明,中国产品一年就为美国消费者节省了1000亿美元的开支。

  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创造了机会,也有力地推动了全球进步,美国等发达国家获益良多。如果一面享受着中国发展的红利,一面又质疑中国的发展,实际上是没有把13亿中国人民的发展权当回事。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气候问题学者吉姆·沃特森认为,欧美强国很希望在这个世纪借助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在环保科技上的发达程度来领导世界,因此对于中国,这些国家总希望以一个批评者的姿态出现。

  在能源、资源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用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要求中国,通过所谓的计算来抱怨中国使用能源太多,无视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远低于西方的事实,无视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努力,实际上反映出了一些人长期以来的一种高高在上的道德优越感,反映出其内心深藏的不可告人的目的。

  只有尊重中国的发展权,才能对中国的经济责任做出合理公平的判断,才能理解中国的发展。

本周热点评论
余丰慧:高房价逼中产移民 叶檀:中级反弹难掩股市风险
郎咸平:谁打破日本品质神话 李选辉:省长老婆我们都打
时寒冰:二套房贷松房价何从 三峡答问:万年一遇洪水咋防
乔志峰:厅官夫人变邓玉娇 巴里:韩寒贵在敢“放屁”

 
关键词: 中国经济 责任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E0DDA9CB1871060A3A16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