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地沟油事件在网络引起众怒之后,消费者心中的“王牌”深海鱼油也陷入危机。
据悉,“深海鱼油”DHA含有EPA,会导致儿童性早熟,而且许多鱼油是用鱼的下脚料制造的,汞残留普遍超标,其危害性超过地沟油。业内资深专家、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会长王大宏向《生命时报》记者披露:“每当我看到有人花几百元购买所谓的进口高档货时,都觉得消费者太无辜了。国内的深海鱼油大多数都有问题:质量不合格、产品不规范,甚至造假都普遍存在!”
据了解,目前国内主打深海鱼油的品牌有金龙鱼、伊利QQ星儿童奶、安利深海鱼油等,截止到日前,这些企业并未做任何回应。
鱼油大打“进口牌”
7月10日,《生命时报》记者走访了北京最大的十里河保健品批发市场,对三大现象感触最深。一是深海鱼油之火。它和卵磷脂、钙并列成为批发商眼中的“大路货”,多位批发商告诉记者,此类产品一直非常畅销,是卖得最好的;二是身份“高贵”,记者一共走访了7家批发商铺,其中6家宣称是进口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生产地却写的是河南开封等地;三是价格便宜,一瓶被标上美国“奥其康”的深海鱼油,100粒装批发价仅8元。其他品牌的批发价也集中在十几二十元左右,而零售价却贵得吓人,高出批发价3倍甚至10倍不等。
而这些深海鱼油的质量却让王大宏头疼。“要想知道它的问题有多严重,不妨先了解一下其两大原料来源。”王大宏说,在国外,一种是从定向捕捞的深海鱼,如鳕鱼、三文鱼等油脂中提取而来,其DHA加EPA含量一般为30%,称为天然鱼油;另一种则是不分种类的杂鱼,体形大的被分拣出来送到市场销售,而剩下的则被送到饲料厂加工成鱼粉,再将附产的杂油做成工业鱼油。一般来讲,天然鱼油安全可靠,但价格更贵;工业鱼油价格较便宜,生产过程中却可能引入甲醛、重金属等污染物,安全性较差。
王大宏告诉记者,国内深海鱼油存在的问题非常多,最严重就是造假,明明是化工生产的却说成天然的,明明是杂鱼却说成是鳕鱼。市场上很多自称深海鱼油的原料有可能连鱼都不是。在国内,鱼油的原料分为食用级、饲料级、工业级三个级别,有些没有道德底线的生产商为了获取暴利,用饲料级、工业级原料代替,加工成软胶囊当成食品出售。
鱼油颗粒外面的软胶囊质量也是千差万别,最好的是从牛骨、牛皮中提取的,稍差的是猪皮、鸡皮中提取,最差的就是一些制作皮夹克时剩下的边角料。“像8元100粒的鱼油,就肯定是假的,原料很可能是加腥味的劣质色拉油,胶囊则很可能是废皮胶或回收胶。”王大宏说。
“很多号称国外进口的产品,实际上都是国内生产的,打上个标签摇身一变就成了外来货。”7月12日,记者致电宣称产品来自“美国阿拉斯加健康集团”的某保健品批发商,对方称,100粒装批发价22元,产品是美国原装进口的,且有国家相关批文。而在国家药监局的保健食品查询系统中,记者却没有查到相关信息。
阿拉斯加难觅“深海鱼油”
一提到深海鱼油,大多数中国老百姓都会想到阿拉斯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