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吴木銮:通胀管理需讲究策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13 22:12:44    浏览次数:122    评论:0
导读

  为了管理通胀预期,有关部门最近四天三次辟谣。针对各种媒体的报道,在奶粉价格、自来水等方面

  为了管理通胀预期,有关部门最近四天三次辟谣。针对各种媒体的报道,在奶粉价格、自来水等方面的报道上进行澄清。政府机关准确地收集媒体报道的动态,并发动各种相关部门查证事实,这应该是政府与媒体合作的良性互动。不过,政府部门还是有反应过度的问题。

  通胀管理,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重大难题。而通胀预期管理更是难上加难。预期本身就是一个很主观的概念。藏在人们心中的判断哪有那么容易准确获知?更何况中国并没有一套成熟的信息收集系统。因此,媒体在其中的作用就非常重要。诸多媒体从各个地区收集到一线的信息,反映到相应的版面上,这本是对全国的通胀预期管理很有帮助。但是,媒体收集信息也有一定的缺陷。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方法上。媒体大多数派出数个记者分头取样,小样本往往放大事态的严重程度,有时候也会低估事态的程度,价格信息在媒体上传播后有可能反作用于民众。在一些情况下,民众作出抢购等反应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通胀预期本身就是很难收集和判断的,而且从通胀预期本身的性质来看,就有过度反应的特点。就像房地产市场火热时,民众过度认购;而房地产市场下滑时,民众过度观望。这事实上也是一种常态。一些媒体的报道如果影响过大,政府部门有必要进行澄清。不过,对于大多数的媒体价格报道,有关部门其实可以视为一种收集信息的渠道,不必频繁澄清。一是,四天三次这种辟谣可能造成恐慌情绪;二是这种澄清可能会堵住媒体提供信息这条渠道。

  有关部门这种频繁进行辟谣也有其内在的压力。今年的中央相关会议将“管理通胀预期”列为其工作的重点。与此同时,多位高层也对物价进行表态。因此,有关部门担心物价问题引发的相关政府责任。各级政府或其部门理应遵守其上级的规定,实现上级设定的各种优先议题。不过,为了完成任务,行动过急也并不符合政府行政的规律。

 
关键词: 通胀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E6AD6A6E127864E6B511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