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被骗怕了的绵羊投资者开始选择公募基金作为投资对象。此外,随着全流通的实施,一些经营有方的企业高管开始步入投资领域。还有一些风险投资资金,随着被投资企业上市,也加入了二级市场。A股市场的投资者构成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庄家与散户相比,资金实力和经验优势明显,博弈胜负立现;但与公募基金投资经理、企业高管和风险投资机构博弈,游戏的结果可能会不同。
小资金易于偏离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考验的是心态。正如但斌所言,巴菲特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通过价值投资赚了多少钱,而在于他很年轻的时候就想明白了一些道理,然后用一生去坚守。从投资者自身层面看,我认为有3个原因是我们无法学习巴菲特的:第一,巴菲特30岁出头的时候,已经有几千万美金的资本,只要坚持价值投资,每年赚30%已经非常可观,所以他能够做到心态平和。而对国内大部分专业投资者或散户,大家都希望快速致富。如果做短炒有机会每月赚30%,没有人愿意接受每年30%的收益率。第二,从个人精力上看,巴菲特的资金规模庞大,可能根本就没有精力做小规模的短炒。而国内大部分股民资金量也就是几万到几十万之间,精力旺盛而资金短缺,忍不住押宝短炒幻想获利。第三,从操作层面看,小资金在市场上来去方便、进出自由,不会引起任何市场波动。而对于巴菲特那样的大资金,或者一些公募基金和社保资金,显然不可能做到进出自由。小资金容易偏离价值投资,而大资金做价值投资,是最好的、也是无奈的选择。
虽然现在很多投资者不如巴菲特有钱,但只要现在采取的投资策略,其投资收益比价值投资高,且风险可控,即使不做价值投资,心理上也可以接受。等资金累积到一定量,心态更平和了,再来重拾价值投资法宝。
巴菲特本土化3大法则
我认为,不能照搬巴菲特,但价值投资依然是投资者未来应坚持的投资理念,关键在于顺应中国股市的特点巧妙变通,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建立自己的价值投资方法论:
●调整心态,建立合理的投资收益率目标。本杰明·格雷厄姆在其投资名著《证券分析》中指出:投资是指根据详尽的分析,确保本金安全的前提下获得满意回报的操作。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我们可以参考如下3点建立合理的收益率目标:第一,很多投资者可能拿还房贷的钱买股票,资金成本就是银行按揭贷款的利率,而按揭贷款的年利率一般都在5%~7%之间;第二,国内最优秀的上市公司,连续3年每股盈利增长率超过30%的公司并不多;第三,巴菲特的年平均收益率也只有28%。所以,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年收益率目标最好不要超过30%。在投资实践中,我们发现采取这种策略的投资者,常常会发现一些盈利增长“不小心”超过30%的公司,每年获利在50%以上。
●充分了解上市公司,正确评估其内在价值。怎样正确评估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我认为,关键在于摸清其真实的盈利能力。股票价格犹如弹簧,有时候长一点,有时候短一点,它的“线圈”就是每股盈利水平。我的建议是,大家不要去关心弹簧的长短,多花点心思去数数弹簧有多少个线圈?一般来说,好的上市公司,弹簧上每年都会增加几个“线圈”,长远看来,弹簧肯定就变长了。这种由每股盈利支撑的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就是巴菲特所强调的“内在价值”。数明白了弹簧有多少个“线圈”,投资工作就会变得清晰起来:在弹簧受压变短的时候买入股票,在弹簧因故拉长的时候卖出股票,弹簧处于放松状态时持有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