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也要随波逐流?
现在理财不再是一个时髦用语,它已经遍布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通俗点讲我们买点黄金可以笑称理财,买点国债也可以叫做理财,买点基金、挑选一支股票、投资些房产还是称为理财,似乎只是把钱投资一途径,只要它能生钱,我们都把它叫理财。于是随着市场此起彼浮的变化,理财的热点也在置后性的发生变化。证券市场火了,炒股大军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新面庞,都想从这个大钱炉中分得一杯羹,于是一小部分人笑了,大部分人哭了;当房价翻着跟头往上涨时,人们又开始进行房产投资,多少钱一平米的房子都敢买,因为总是觉得买到手之后还会涨,谁知房产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后,房价也在摇摇欲坠;跟着报道买基金吧,专家说这段时间应投资股票基金,因此股市行情不错,于是我们又将大把的钱投到了股票基金中,怎耐沪深股指一路下探,眼见我们的基金净值在快速的缩水,专家又说现在这个行情债券基金收益较好,我们又将资金投向债券基金,谁知行情又发生了变化等等等等,我们在家庭理财投资过程中是不是都遇到过类似的状况?总想踏准节拍,却总是发现慢半拍?懊恼的我们心升疑问:我不理财,财不理我?我已理财,财却伤我?理财需要不需要随波逐流?
理财当然需要我们随着形势的变化来随时调整我们的理财方案,但却不是时时而动,因为作为投资者,我们无论是在掌握信息还是操作手段都是后知后觉者,所以就有了我已理财,财却伤我的感叹!那么作为理财投资中的弱势群体,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们少受伤或者是不受伤呢?当然有,那就是我们恪守理财规则,做好自己的理财方案,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稳中有赚,和气生财。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年龄阶段、风险喜好和风险承受力不同,选择的投资理财产品也不尽相同,面对现在理财市场琳琅满目理财产品,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很重要,如果产品选择不当,非但不能抵御通货膨胀,反而会影响自己现有的资产,甚至可能还会影响现有的生活质量。我们可以通过对投资者所处的年龄阶段、风险喜好和风险承受力不同可以将理财产品分为这样几类:
一、低风险低收益的国债、银行存款基、货币型基金类理财产品
国债、银行存款类的理财产品比较适合于没有什么风险承受力的投资者,如家庭收入较低,投资者年龄偏大,不能承受由于投资不慎而带来的风险损失,投资此类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投资风险几乎为零,但需承担通货膨胀进一步提高所带来的通货膨胀风险。鉴于目前我国的通膨胀预期,银行加息的可能性在增大,因此此类投资者应注意选择存款较短的国债或者是银行存款,毕竟我国的储蓄条例规定存款期内如遇银行利率调整计息内仍按存入日利率计算的原则。因此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尽量不选择较长期限的银行存款或理财产品以规避利率风险。
二、中低风险、中低收益的银行类理财产品、债券型基金类理财产品
我们知道只有承担了一定的风险才有可能带来相应的投资回报,银行类理财产品就具有这样的特点,目前银行类理财产品又可分为保证收益和非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前者是银行按照约定的条件向投资者承诺支付固定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后者又分为保本浮动收益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是指银行按照条件向投资者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承担,并根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来确定投资者实际收益的理财产品。这里只能保证投资的本金,而不保证投资收益,也就是说可能达到合同中的预期收益率,但收益率也可能为零。而非保本浮动收益则是指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客户支付收益,并不保证投资者的本金安全,其风险要高于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其得到的实际收益率可能要高于保本浮动收益率。投资者在选择各家银行推出的此类银行类理财产品就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分清楚是固定收益还是预期收益,是保本型还是非保本型再作出选择。银行类理财产品通常都会有一个投资期限,银行可以选择提前终止协议,而投资者却无权提前终止。投资者会面临临时使用投资资金而无法赎回的流动性风险。
债券型基金是基金的一种,其风险和收益程度在基金品种中处于货币基金之上,平衡型和股票型基金之下的的基金品种,由于基金投资只适宜作中长期投资,长期投资收益要高于同期银行存款。
当我们知道的银行理财产品有一些是有风险的时候,我们在投资时就要关注其内在的含义,如银行推出的年收益为3%的理财产品是预期收益率还是固定收益率,不要被其表面的高收益所迷惑,明明白白地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