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郭凯:仍须谨防通膨压力卷土重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19 11:42:30    浏览次数:113    评论:0
导读

  国家统计局在7月15日发布了6月份及上半年的经济统计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1%,其

  国家统计局在7月15日发布了6月份及上半年的经济统计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1%,其中二季度GDP增长10.3%,6月份 CPI增速为2.9%。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呈现下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连续三个月下滑。根据统计数据,固定资产继续下滑符合财政刺激可能减弱的社会心理预期,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分政府及相关消费和居民消费,它的下滑则不能准确反映当前消费的真实情况。如果统计更加清晰,实际的消费变化曲线,很可能是政府消费在两年间大幅上涨之后,出现了大幅下滑,而居民消费则在缓慢向上爬坡。

  然而,即便消费快速增长的启动仍需时日,继续防止经济局部通胀、尤其是在房地产投资领域,仍然是下半年的货币与财政调控政策中的最艰巨任务。房地产业在深厚的既得利益链条下,有着强大的甩开宏观经济基本面而自行其是的能力。只要政策稍有松懈,这一产业的投资泡沫,就将给其它仍然十分脆弱的制造产业,带来成本被动上涨的沉重打击,包括在资金成本、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等多个方面。而且,现在越是已经意识到下半年不少行业产业部门的生产销售环境可能趋冷,就越是要警惕房地产泡沫高涨和制造业及其他服务业过冷的最坏局面出现。

  事实上,当前超过10%的增长速度仍然过快,因为其成长驱动里面仍然掺杂了过多的政府投资的干扰因素。按照中国稳步转型的社会承受力需要,一个更为真实的8%的增长速度,一个减少了其他扭曲因素的平缓稳健增长速度,才是中国应该实现的经济增长速度。目前看来,即便今年下半年存在着很大的可能,经济增速即使出现些许回调,各级政府和决策部门也仍应该心平气和地接受它,而不是再次刺激。

  最近有观点认为,以房地产和信用扩张携手的房地产和土地泡沫必然会制造长期衰退, 且由于在社会经济利益分配结构上的扭曲,当前世界这种通过房地产把土地收益私人化的方式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将引致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所以,有必要加大土地和房地产泡沫这种不劳而获式巨额收益的“社会化”,通过向土地和房地产泡沫收重税的方式,政府在把土地利益作社会化、均等化分配的同时,控制土地和房地产泡沫给整体经济带来的长期深重打击。

  下半年里,对于那些仍对经济可能走向局部过冷而担忧的群体而言,除了应该密切留意各级政府在公共保障房屋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关键性的刺激政策实施之外,还需更加关注另一个政策动向,即,在央地政府的财政管理支出方式上,中央财政部门已经在思考,怎样对涉及公共保障房屋、教育等方面的公共福利性支出,由中央财政承担更大比例,解决地方财政在民生保障领域投入遭遇的问题。如果这一改革能够切实执行,那必将会彻底改变中国的增长驱动模式。

  那么,在目前中国经济可能再次面临房地产投资泡沫局部过热和其他经济局部过冷的风险时,央地财政支出责任改革的推进,就不应该再犹豫。否则,公共保障住房建设刺激经济一说,就是变成空头支票。此外,在中央财力对公共保障性开支的支援之外,还需要尽快改变目前的地方财政收入来源结构,以稳定的房地产投资税等税项来逐步替换“超卖的”和“过度溢价”的那部分卖地财政收入,这才是国人所需要的彻底性的增长方式改变,在这其中,政府因素仍然是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 通膨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FE7D7EE7162966338D5D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