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一年多,在各种国际会议上,欧洲多次表达了想趁金融危机重塑国际金融体系,并因此与美国争议颇大。最近几年,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与美元抗衡的货币也只有欧元。
而今年1月爆发的希腊债务危机突然使欧元变得岌岌可危,美国投资大师罗杰斯甚至做出了“欧元20年内消失”的预测。
“欧元危机背后掺杂了更深层较量,即美元与欧元主导权较量的'货币战争’。美国更乐意看到欧元的'衰落’,以继续维持美元的国际货币支付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说。
欧元已被拖入泥潭
香港《文汇报》国际评论专栏撰稿人郑若麟通过大量的观察和梳理,发现在希腊债务危机中,处处充满了美国投行高盛的影子。
当年希腊加入欧元区时,预算赤字和负债率远远高于欧元区国家必须符合的标准。希腊求助于高盛,高盛为其设计了一套掩盖债务的方式,借给希腊一笔钱,这笔钱不但不会出现在希腊的负债表里,还可以在账面上冲减赤字,使得希腊符合了欧元区的标准。为了防止希腊还不上这笔钱,高盛又向德国一家银行购买了与债务等值的CDS“信用违约互换”保险。如果希腊不能还上贷款,银行将赔付亏空。按照时下流行的做法,CDS被打包成了金融产品上市交易。希腊的还债能力越弱,CDS就会被炒得越高。
由于欧元区银行持有大量希腊的国债,如果希腊出现支付危机,欧元区银行也会损失巨大。而相应的,CDS会被炒高,高盛得利。
今年,这笔债务到期。高盛联合另外两家对冲基金,一方面散播希腊破产谣言,另一方面,高盛联合对冲基金连番抛售欧元,引起市场恐慌。在希腊债务危机和欧元下跌的市场预期下,CDS涨了三倍。
高盛和美国政府一向关系密切,谭雅玲告诉记者,虽然不能说这次行动与美国政府有关,但是高盛这样的公司,其很多行动都是以美国的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为主的
“事情就是如此滑稽,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却撕开了欧元的面具。”财经评论员叶檀撰文指出,虽然欧元还不至于四分五裂,但维持欧元的成本过高,欧元区很难在经济、财政等体制上进行根本改革。“欧元区已经失去了与美元在国际舞台上竞技的资格”。
后果很严重
一位专家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欧元出了问题,更是让美国在提人民币汇率问题时显得有恃无恐。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几个月前,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汇率报告中还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操纵人民币汇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系列政策在稳定世界经济和减少自身外贸顺差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自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相对美元累计升值了21.2%;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采取积极举措推定人民币资本账户的自由化。
短短几个月,美国朝野几乎同时改弦更张。本报记者采访时,几乎所有专家都认为,汇率只是美国的手段而已。
实际上,拿人民币汇率说事,美国可以得到诸多好处:政客借此在中期选举中捞选票,美国政府转移失业率过高的国内矛盾。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宋国友认为,继2005年和2007年之后,这是美国对华汇率政策的第三波施压,而且更为严重,“因为它和奥巴马政府的出口战略联系在一起,未来5年出口翻番,是奥巴马政府的最重要对外经济政策之一。”
“从前仅仅是为了公平贸易以及减少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美贸易顺差。”宋国友认为,美国此次大举施压人民币汇率,在最直接地刺激出口的目的之外,还可以实现更多目标,如果人民币短期内大幅升值,将出现很多连锁反应,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持有的大量美元国债的巨额贬值,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在世界竞争力严重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受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可能会重新面临极大的困难。
“潜在的可能后果是,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处理不好,将会制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崛起。”宋国友说。







